音乐运动疗法在脑病方面的应用

作者:周燕娜    来源:广州中医药大学    更新:2012-07-05 15:16    浏览量:0

 

【摘要】近几十年来,在欧美等发达国家, 音乐运动疗法已经得到了比较系统地研究, 并被广泛应用于偏瘫、帕金森综合征、痴呆、冠心病、脑动脉硬化、抑郁症等多种疾病的康复治疗,并取得了相当的疗效、社会承认度和循证医学证据。但音乐运动疗法应用于脑病方面在我国仍处于一个起步阶段,还有许多方面要探讨和研究。本人从science online和中国期刊网等国内外著名网站的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 搜集到近十年以来有关音乐运动疗法的研究论文十余篇。现根据这些文献, 加上从其他途径所获资料, 对音乐运动疗法的治疗作用及其特点作一综述。

【关键字】音乐运动疗法;脑病;治疗

运动疗法是一种在运动治疗的

音乐运动疗法(musicokinetic therapy)是一种在运动治疗的同时通过聆听音乐使患者的行为、感情及生理活动产生一定变化的治疗技术, 它综合应用了音乐疗法(music therapy)与运动疗法(physical therapy)两种治疗手段, 具有良好的心理及生理调节作用。音乐运动疗法是通过什么作用于脑部来治疗脑病的呢?笔者综合国内外的研究和一些生理实验报告,音乐治疗机制大体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中枢神经系统方面:

音乐刺激能影响大脑某些递质如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从而改善大脑皮层功能。[1]

音乐能直接作用于下丘脑和边缘系统等人脑主管情绪的中枢,能对人的情绪进行双向调节。如当人们的情绪出现一种障碍,医学上称“紧张状态”或“应激反应”时,会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心率呼吸加快、血压升高、血糖量增加等变化。音乐能使人放松,消退紧张,通过音乐放松治疗,可以在生物反馈仪上看到,应激改善后人的血压下降、呼吸心率减缓、皮温增高、肌电下降、血容增加、脑电α波增多,人的内稳态恢复。而对另一种障碍,主要表现为注意力涣散、反应迟钝、疲劳嗜睡、食欲不振、身体活力降低的情绪低落状态,音乐也能起到调节作用。轻松愉快的音乐能使人兴奋起来,因为音乐能作用于人的脑干网状结构,脑干网状结构接受了音乐刺激可促进大脑皮层觉醒,同时又传给外周神经,从而提高肌张力增进机体活力,所以音乐能使人精神焕发,消退低落的情绪。配合运动疗法有节律的、重复的训练能更好的对脑损伤重塑神经通路的形成。

情绪活动的中枢下丘脑、边缘系统及脑干网状结构与植物神经系统密切相关,也是人体内脏器官和内分泌腺体活动的控制者,因而情绪的紧张状态能直接导致某些内脏器官的病变,而罹患“心身疾病”。音乐能调节人的情绪,所以也能帮助治疗某些心身疾病。

大脑听觉中枢与痛觉中枢同在大脑颞叶,音乐刺激听觉中枢对疼痛有交互抑制作用,同时音乐还能提高垂体脑啡肽的浓度,而脑啡肽能抑制疼痛,所以音乐有镇痛作用。

2、外周神经系统

外周神经系统是联系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的机构,包括躯体神经系统与自主神经系统。

躯体神经系统把来自眼、耳、鼻、舌、身的信息传至中枢精神系统,使人感到光、声、味以及温度、压力、疼痛等,又把在中枢产生的神经冲动传至运动器和效应器,从而产生感官的和肢体的运动反应和腺体的分泌反应,形成以感知觉层次为主的心理活动。身体有节奏的运动,能有效的加速新的反射弧的建立。

音乐能有效地影响人的情绪,情绪通过自主神经的反应,影响人的内脏器官,从而在治疗心身疾病方面发挥作用。

音乐运动疗法有效的提高脑损伤患者的功能康复

脑卒中和颅脑外伤是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及复发率高 ,发病出现脑组织部分功能丧失、肢体功能障碍、焦虑抑郁障碍和痴呆等障碍,严重影响老年日常社会生活。

在功能恢复方面的应用具有相当大的前景, Schauer等运用音乐运动反馈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引起的步态异常,收到了很好的效果。23名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音乐运动反馈治疗和常规步态训练。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步幅的增长方面以18%优于对照组的0%,步速的增长为27%比4%。说明音乐运动反馈疗法在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方面明显优于常规的训练方法。并指出,头脑对音乐固定的记忆可能是刺激步态提高的原因,即使音乐不再出现也会有这样的作用。[2]在吞咽训练方面,运用吞咽训练配合音乐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可以增加患者训练的趣味性, 使患者及家属更积极配合, 取得较佳的训练效果, 更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为音乐能刺激大脑产生一种多巴胺神经传导递质, 能够增强人的愉悦情绪、记忆力和注意力。吞咽训练配合音乐疗法不仅改变了传统、单一、枯燥的吞咽功能的训练方法: 张口、伸舌、空吞咽; 同时配合音乐增加患者坚持吞咽训练的趣味性, 促进心理康复。[3]

在认知方面的应用有,根据不同的个体、教育背景、抑郁程度、心理状况、病情及并发症情况,选择不同的音乐作品, 以患者喜欢的音乐为主,调整振动量及音量, 音量控制在40db以内, 可配有视频画面, 患者如身临其境, 在聆听音乐的同时身体也能感受到音乐声波振动; 神经活动与收听音乐的范围远远超出了听觉皮层, 涉及广泛的双边传播网络的额叶, 颞叶, 顶叶皮层及相关领域, 语义和音乐句法加工, 记忆和运动功能, 以及边缘地区与情绪处理。[4]从而有效的抑制了不良情绪和不良心境的产生, 调节神经系统使之逐步趋于正常, 肢体逐渐从痉挛状态缓解、放松, 促进神经功能的康复, 加之心理治疗唤起患者的积极情绪, 使其主动配合音乐及康复治疗,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随之提高。

音乐运动疗法有利改善脑瘫患儿的脑病结构和肢体功能用

了音Hyde KL等通过音乐训练表明, 音乐可以改变15个月以后儿童的大脑构造, 从而提高他们的运动和听力技巧。[5] 我国现今音乐疗法应有于脑瘫患儿主要以单纯聆听音乐、体感振动床、音乐电针机、针刺配合音乐疗法和奥尔夫疗法等方法。

刘振寰教授是治疗脑瘫方面的权威专家,他应用体感振动音乐的频率范围在16~150 Hz, 伴随着音乐旋律变化而变化(1/f理论)的微妙细腻的体感振动幅度在数百微米到数千微米之间。这种物理作用对改变脑组织供血状态, 增加对受损脑组织的血液供给, 对脑组织细胞产生细微的按摩, 改善脑细胞的活性和细胞膜的通透性, 有利于细胞膜内外物质的交换, 促进脑细胞再生, 使受损的脑细胞逐渐被新生的脑细胞取代有很好的作用。在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中, 将脑瘫患儿置于体感振动音乐床上, 在音乐振动的刺激下患儿很快就感觉到身心的愉悦, 肢体逐渐从痉挛紧张状态缓解放松。音乐使脑瘫患儿产生了愉快的体验, 比起物理治疗、作业疗法等更容易接受。音乐可以使脑瘫患儿的血压下降、呼吸心律减缓、皮温增高、肌电下降、血容增加、脑电反应C波增多, 人的内稳态恢复, 从而达到缓解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的目的。[6]音乐电针机比单纯应用普通针刺更让患儿和其家属接受,减少患儿治疗时的恐惧,使身心放松,更能达到经络疏通,肢体痉挛降低及运动功能的改善。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为联邦德国著名音乐家卡尔.奥尔夫所创建。其指出:学生在学习中必须动脑、动手、动脚,全身心地感受和表现音乐,于是他发明了一套“元素性”的奥尔夫乐器,是一组很容易掌握的打击乐器,同时,他还充分运用人体各个部位可能发出的声音与演奏,并冠以“人体乐器”的美称。把音乐、舞蹈、语言三者结合起来,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积极性。把这种疗法运用于脑瘫患儿的治疗是一种新尝试,作者本人曾参加过相关的培训和临床,切身体验到奥尔夫音乐疗法的美妙之处,它使患儿能主动参与治疗,主动思考这样能有益于智力改善,轻松的活动中肢体痉挛程度有所改善、肢体协调能力得到改善。此疗法应用的目前仍不甚广泛,相关的论文和研究较少,但是强大的疗效,将使它在脑瘫治疗上有一个光明的前景。

音乐运动疗法可以促进植物人息者的康复

Noda[7]报道, 26名植物人患者每天聆听喜爱的音乐, 并在乐曲声中由他人协助坐在蹦床上进行上下运动30min, 3个月后, 所有病程在6个月以内的由脑外伤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的植物人患者复苏, 2/3病程超过12个月的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 其中1/3乃复苏。可见, 音乐运动疗法对植物人患者的康复疗效明显优于普通治疗。一方面由于音乐可以刺激听觉通路并激发情绪反应, 另一方面身体的垂直运动还能有效地刺激前庭及深部的躯体感觉通路, 并反射性地激活运动传导通路以及与心血管及呼吸相关的自主神经传导通路, 两者的共同作用促使植物人患者康复。

音乐运动疗法可以提高患者认知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音乐旋律中蕴含了声音的高低、强弱、快慢等多种变化, 因此聆听音乐对提高语言表达时声音高低、语速快慢和语气强弱等技巧有益。亦有研究证实孤独症患儿应用音乐提高语言能力的效果优于直接进行言语训练者[8]。Verghese等[9] 跟踪调查了469名75岁以上健康老年人, 发现5年内有124人成为老年痴呆患者, 而经常吹奏乐器、跳舞的老人痴呆发病率比较低, 并且认知分数显著高于其它受试者。Hage等[10] 报道,20名老年人平均年龄78.3岁伴随音乐进行周的柔韧性练习及有氧运动后,关节功能及平衡能力得到明显改善,同时,与作业治疗组相比,患者的认知能力及生活满意度显著提高。Van de Winckel[11]等要求15名女性痴呆患者每天在音乐伴奏下进行30min运动, 3个月后患者的认知水平明显改善。可见, 与传统的运动疗法相比, 音乐运动疗法还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作用。

因此, 音乐运动疗法对于老年患者, 特别是语言能力或认知能力较为低下者尤为适用。并且, 在治疗时建议选用患者熟悉的乐曲。有研究报道严重痴呆症患者对童年时期的老歌仍有记忆, 而且他们在听这些歌时躁动明显减少[12] 。熟悉的音乐可以通过调动患者记忆、联想、想象等因素, 激发情绪反应, 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锻炼注意力和记忆力, 启发和丰富患者的想像力, 从而能促进患者认知及心理功能的改善。[13]

音乐运动疗法还可以用于帕金森综合征的康复治疗

Pacchetti等[14]将32名帕金森患者分为2组, 即音乐运动治疗组及运动治疗组, 音乐运动治疗组进行合唱、练声及节奏性身体活动等, 运动治疗组进行柔韧性练习、举重、平衡练习、步态训练等,每天1.5一2h。3个月后, 经测试音乐运动治疗组患者的病情及生活质量均显著改善, 并且明显优于运动治疗组。

总结

音乐运动疗法是传统运动疗法的延伸,它既丰富了运动治疗的手段,扩大了适用范围,又提高了运动治疗的效果,增添了患者对康复治疗的兴趣和依从性,而其简单易行,成本低廉等优点,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推广应用价值。但是目前研究还没能科学的、系统的针对不同疾病、不同人群确立所选用音乐的旋律、节奏、音量及播放时间等规律, 并进一步探索其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还可以由音乐家、医学家及心理学家等共同努力, 创作出专门用于不同疾病的功能音乐,建立一套系统的音乐运动疗法理论,更好指导康复临床工作。

 

参考文献

[1](Schauer M,Mauritz KH.Musical motor feedback(MMF)in walking hemiparetic stroke patients:randomizedtrials of gait improvement.Clin Rehabil 2003;17(7):713-22)。

[2]曾秋萍.吞咽训练配合音乐疗法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8):15-16)

[4](严亦平, 刘新波, 胡仲纯. 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9(2):99.)

[5](H yde KL, Lerch J, Norton A, et a.l Mu sical train ing shapes structu ralbrain developm en t[ J] . J Neurosc,i 2009, 29( 10 ): 3 019- 25.)

[6](刘振寰.让脑瘫儿童拥有幸福人生.脑瘫儿童家庭康复指南(修订本)[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9:94,325-326.)

[7]Noda ,R, Maeda Y,Yoshino A.Therapeutic time window for musicokinetic therapy in a 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 after severe brain damage. Brain Ihj,2004,18:509-515

[8]苏琳,张鸿懿,高天.1例儿童孤独症的音乐治疗.中国康复,1999,14:49-50

[9]Verghese J,Lipton RB,Katz MJ,etal.Leisure activities and the risk of dementia in the elderly N Engl J Med,2003,348:2508-2516.

[10]Hagen B,Armstrong-Eather C,Sandilands M.On a happier note:valdation of musical excercise for older persons in long-term care settings.Int J Nurs Stud,2003,40:347-357

[11]Van de Wincke A,Feys,H,Weerdt,W,et al,Congitive and behavioural effects of music-based exercise inpatients with dementia.Clin Rehabilitation,2004,18,253-260

[12]Suzuki M,Kanamori M,Watanable M,et al.Behavioral and endocrinological evaluation of music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dementia.Nurs Health Sci,2004,6:11-18

[13]李靖,王旭东.国外音乐运动疗法的研究现状.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6,28:204-206

[14]Pacchetti C,Mancini F,Aglieri R,et al .Active music therapy in Partation.Psychosom Med,2000,62:386-39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