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艺术学院教师鲁甸音乐心理救援系列日记

作者:    来源:大众网    更新:2014-12-24 17:14    浏览量:0

编者按:2014年11月23日,应民政部中国社会工作协会邀请,山东艺术学院音乐治疗专业教师陈俊伊抵达鲁甸地震灾区,在当地受灾严重地区和灾民安置地区开展音乐心理救援活动。 

   音乐心理救援以其轻松、愉快的体验感受和深入人心、直达情绪的特点在近几年灾后心理救援中起到了卓有成效的作用,深受灾区群众的欢迎。陈俊伊本科就读于青岛大学、硕士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师从中国音乐治疗学科奠基人、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音乐治疗博士生导师张鸿懿先生,有近十年音乐治疗研究、临床工作经验,曾于08年参加汶川地震震后音乐心理救援。此行期间不仅为鲁甸当地儿童和灾民开展音乐心理重建工作,还为当地的心理社工和音乐老师进行音乐心理救援培训

    陈俊伊特授权大众网教育频道发布她在鲁甸期间的日记,详细记录在鲁甸期间的工作、生活以及感受。

救援日记九

  12月2日  鲁甸 晴 3-17摄氏度

     我曾经在“心悦音疗”平台上写过两篇文章《在企业和夏令营中“玩转”鼓圈》和《组织音乐专业背景的参与者做团体活动的思考》,介绍过一种集体即兴音乐演奏形式——鼓圈,与其他团体音乐治疗活动一样,也是一种“走心”的音乐鼓圈(Drum Circle)是一种来自非洲的打击乐即兴演奏方式,音乐治疗中的鼓圈活动和专业鼓队的演奏是有区别的,最大的区别在于专业鼓队的鼓手都是有一定的演奏基础而音乐治疗中的鼓圈活动适用于任何人,不管是特殊儿童还是老人、孩子以及任何没有音乐背景的人,只要有一定的运动能力(完成打鼓的动作)便可以参加。鼓圈大师Arthur Hull在他的著作中提到:“鼓圈的带领者(组织鼓圈的音乐治疗师)不必是专业的鼓手,但是需要有稳定的节奏感和一些演奏技巧。在一个活动中,带领者需要使用有趣的、吸引人的活动顺序,帮助人们转换意识,对参加者而言,带领者要让鼓圈的体验变得尽可能简单和有趣、帮助参加者从个人视角转变拓展到群体意识,帮助鼓圈中的参加者们走向更高的音乐和心理水平。鼓圈活动的目的在于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参加者充分体验和感受集体演奏、互动和创作音乐的乐趣。不论在社区活动、企业培训还是团体心理减压过程中,鼓圈这种、个人心理健康成长方面都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一直想要把鼓圈带到鲁甸,但是非洲鼓的整体造价是在我们经费范围之外的,好在我的朋友、“LD鼓友天下”的李总得知消息之后火速支援了十个非洲金贝鼓,在这批鼓寄到鲁甸的第一时间我们就把活动开展了起来。今天是活动的第一站——在“8.03”地震中承担第一时间救援任务的鲁甸县公安消防大队,为消防部队官兵举办了第一次“鼓圈”活动。

 

  救援日记十

  12月5日  鲁甸 小雨、雾 1-8摄氏度

  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今天没有音乐治疗活动,所有人的任务是将这些天陆续从全国各地投放来的物资发到受灾群众手中。总的来说,今天比前面任何一天起得都早、走的路都远、过程都要艰难、成果都要丰硕。

  救援日记十一

  126 鲁甸阴 

  快乐传递

     来自河北保定的“花生”老师是位画家,来鲁甸参加这次民政部统一部署、建国以来首次的社工进驻灾区专业服务活动的成员,都为这次行动提供了很多的支持、付出了很多。“花生”老师的夫人筹集了一批漂亮的条纹线衣,大家决定为甘家寨的“甘霖”舞蹈队再一次进行武装。

  发放统一服装激发了老乡们跳舞的热情,于是广场舞《小苹果》、《荷塘月色》等曲目这几天不停地在这个小小的红旗社区热热闹闹地上演。甘家寨的年轻人大多在外打工,老人、女人和孩子是这里的主要居民,跳广场舞是大家认可的娱乐方式,最重要的是对于这个鲁甸“803”地震的重灾区、几乎每家都有亲人在地震中丧生的社来说,能够有这样的娱乐方式、接受和参与这种方式,我们都感到欣慰,这样我们便可放心地离开。

  作为民政部本次救灾统一部署的五支专业社工队伍之一的中国社会工作协会服务队的“重磅炸弹”,我的“音乐心灵之旅”自从29号为小寨的老乡们开展“狮子心”活动起便一发不可收拾,“走心”的音乐活动遍地开花:火德红、龙头山、小寨、消防大队……所到之处人们再不会问音乐治疗是什么,而是会快乐、热情地和我们一起演奏乐器、敞开心扉地聊天,期待下一场音乐活动。大山艺音乐教育学院的红旗“霸道”地飘扬在安置点的活动场地上。

    男女老少统统“拿下”,进入音乐的海洋、欢乐的演奏中,看到老乡多日紧锁的眉头舒展开,孩子们情绪越来越稳定,每次活动由开始的杂乱逐渐变得有秩序、然后依依不舍的结束,再次使用一句时髦的语言:我真的醉了!

    短暂的音乐心理救援工作进入尾声,收获颇丰,作为一名音乐治疗师,最感动的,是每次看到遭受巨大心灵创伤的老乡在偶然的目光对视时用特别的笑容对我的回应;作为一名音乐治疗专业教师,我希望用身体力行的行动为学生打开更广阔的专业应用和实践的空间;作为学生,深受鼓舞的是年过七旬的导师一口气看完了我所有的“救援日记”,对我说:“真诚地感谢你们,你们是不负众望的音乐治疗师。谢谢。”

  期待音乐治疗师的天空,拔云见日。

     

  到鲁甸的这些天,几乎每天下午从安置点回来都要去快递公司取回各地发来的物资。24号上午我和傅娆开始在朋友圈中发出征集干净保暖的老人、儿童衣物的通知,很快就得到响应,第一个到达鲁甸的是山东艺术学院大四学生宋菲寄来的衣物,然后是由班主任亲自寄出的济南解一小四年级六班的家长和孩子们捐赠的衣物,然后是从青岛、济南、济宁、杭州、上海、北京等地发来的物资,分别来自山东艺术学院师生、青岛大学校友办和各地校友、我和傅娆的家人和朋友们。 

  一大早,我们一大一小两辆车便踏上去火德红的路程,今天天气非常不好,路上雾很大,能见度大概在50-60米左右,加上最近几天小雨,道路泥泞,去火德红的道路本来就非常崎岖不平,在今天这个天气状况下更加难走,好多次经过大的坑或者道路松软的时候大家都屏住呼吸不敢说话。我们的司机是位89年的美女,好在驾驶技术非常过硬,一路上大家说笑、唱歌来放松心情和降低天气和路况给我们带来的担心和紧张。

  在这样不算好的天气、不太好的路况下到达安置点、为受灾群众们送去爱心企业捐助的电暖水袋,尽管道路泥泞脚下和着泥巴、天气湿冷,对于我和好几个队员来说这是来到鲁甸灾区以来第一次在这样恶劣的环境和艰苦的条件下工作,但这样的“雪中送炭”真的对所有参加今天活动的队员来说都是一次难忘的经历,看老乡们分发到手的物资,一切艰难都值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