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病音乐治疗初探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与工作压力的增大,女性担负着家庭和社会的双重重担,乳腺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乳腺癌发病率仍居高不下。乳腺增生病与乳腺纤维腺瘤等乳腺良性疾病的发病呈年轻化趋势,乳腺疾病一直困扰着广大妇女同胞。情志因素与乳腺疾病的关系十分密切,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造成乳房缺失,以及化疗引起的脱发导致躯体形象受损,给心理上带来强烈的冲击,精神上带来极大的痛苦都难于言状。此外,治疗引起的闭经、对性欲的影响等也都给患者心理带来负面作用。资料显示,乳腺癌患者的心理障碍发生率远高于其他恶性肿瘤患者。国外一项对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调查显示:45%的患者有精神障碍,其中42%为抑郁或焦虑障碍。1/5的患者存有两种以上的精神障碍,1/3的患者感觉自身吸引力差。随着“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乳腺病患者的情志心理问题日益受到重视,是我们医务工作者急需解决的课题。
目前我科开展情志疏导治疗乳腺疾病,根据中医心理学基础理论,开设乳腺病情志疏导门诊、病房团体治疗、聊天护士、病友联谊会等多种方式。治疗范围包括乳腺病良、恶性肿瘤术前术后、乳腺癌放化疗期间的情志疏导,以及与治疗相关的抑郁、焦虑、进食障碍、适应障碍、躯体形式障碍、睡眠障碍、更年期情感障碍、乳腺良性疾病情志疏导等等。
在情志疏导过程中,我们根据乳腺病的特点积极采用了音乐治疗。
音乐治疗具有显著的情感及精神效应、联想效应、觉悟效应和心身效应,以及能改善脑功能状态,音乐的节奏、力度、旋律、和声都能不同程度地影响精神心理活动。音乐治疗改善中枢神经-内分泌-免疫调控网络功能激活人体潜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故音乐治疗为调节精神心理状态的最佳手段之一。
目前我们多采用五音治疗音乐(俗称“五行音乐”)。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专著《黄帝内经》就运用阴阳五行学说首次把五音全面引入医学领域,指出音乐声调的不同,对人体五脏生理或病理活动以及人的情志变化有不同的影响。《灵枢•五音五味》篇中详细地记载了宫、商、角、徵、羽五种不同的音阶调治疾病的内容,并把五音归属于五行,内在于五志。“宫”调式乐曲风格悠扬沉静,犹如“土”般宽厚结实,可入脾。暴饮暴食、思虑过度等都会使脾胃负担过重而产生腹胀、便稀、口唇溃疡、面黄、疲乏、胃下垂等不适。在进餐期间或餐后1小时内欣赏宫调式代表曲《十面埋伏》,能有节奏地刺激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商”调式乐曲风格高亢悲壮,铿锵雄伟,具有“金”之特性,可入肺。由于肺和外界接触频繁,污染的空气和各种致病的细菌很容易袭击肺脏,产生咽喉部溃疡疼痛、咳嗽、鼻塞、气喘、感冒等症状。在下午3点~7点,体内肺气较为旺盛时段听其代表曲《阳春白雪》。“角”调式乐曲构成大地回春,万物萌生,生机盎然的旋律,曲调亲切爽朗,具有“木”之特性,可入肝。肝体阴而用阳,性喜条达恶抑郁,人体若长期被一些烦恼的事情所困惑,就会使机体内本该流动的气处于停滞状态,从而产生忧郁、易怒、口苦、舌边部溃疡、眼部干涩、胆小、容易受惊吓等肝郁症状。此时即可在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晚上7点一11点时段欣赏角调式代表曲《胡笳十八拍》,有利于克服旺盛的肝气,以免肝气郁而成火。“徵”调式乐曲活泼轻松,具有“火”之特性,可入心。如果生活和工作压力大、睡眠减少以及缺少运动等不良因素不断伤害心脏,很容易引起心慌、胸闷、胸痛、烦燥、舌尖部溃疡等症状。晚上睡觉前,听一段徵调式代表曲《紫竹调》,使心气平和,对补益心脏有较好效果。“羽”调式乐曲风格清纯、凄切哀怨,如天垂晶幕,行云流水,具有“水”之特性,可入肾。当身体内的其他器官缺少足够能量时,通常从肾中抽调,久而久之,肾的能量就会处于匮乏状态,从而产生面色黯淡、尿频、腰酸、黎明时分腹泻等现象。上午7点~11点是一天中气温持续走高的时段,在此时段欣赏一段羽调式代表曲《梅花三弄》,体内的肾气会在乐曲的刺激和外界的感召下,促使精气逐渐隆盛。
我们在治疗中根据乳腺疾病患者体质及辨证针对性地采用对应的调式曲目。根据五音之特点.对于五志过极所致的诸脏腑之虚证,依据祖国医学的“顺其脏腑施乐法”。怒伤肝所致肝阴虚,用角类音乐补之。喜伤心所致心气虚,用徵类音乐补之。思伤脾所致脾气虚,用宫类音乐补之。忧伤肺所致肺气虚,用商类音乐补之。恐伤肾所致肾气虚,用羽类音乐补之。而且针对于乳腺增生病患者,结合临床林毅教授的乳腺增生病周期疗法的治疗经验,经前以肝郁为主,采用“角”调式的曲目,可以起到疏肝解郁的作用;经后以冲任失调为主,采用“羽”调式的曲目,可以起到补肾调冲任的作用,配合临床药物治疗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疗效。同时我们结合使用音乐体感床、体感椅,患者躺在体感床上或半躺在体感椅上在听音乐的同时,可以感受到与音乐同步的有节律的全身的轻微震动,这样使音乐的“外源性振动”与人体的“内源性振动”产生同频共振,具有良好的生物学共振效应,从而对人产生快速、深度的放松和理疗作用。目前在临床中通过评价患者治疗前后乳房疼痛、睡眠、焦虑情绪(SAS评分)、抑郁情绪(SDS评分)等症状的改善,发现音乐治疗对乳腺病患者确实有较好的疗效。
五行音乐能起到平秘阴阳、调理气血、保持体内气机动态平衡、维护人体健康的作用,所以将中医五音锲入到乳腺癌围化疗期的焦虑及呕吐症状的干预治疗中是切实可行的。我们通过前期的临床观察和研究相关的科研报道,音乐能缓解化疗期间患者的呕吐症状,我们设计的《中医五音疗法在乳腺癌围化疗期的应用效果研究》的课题已通过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的审批,正在进行临床观察。乳腺癌围化疗期的证候辨证分型已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乳腺病防治协作工作委员会根据德尔菲法两轮研究结果制定而成行内标准,围化疗期的证型有:1)脾胃不和证:主症为痞满纳呆,食后腹胀或腹痛,恶心欲呕或呕吐,舌胖大、边有齿痕。次症为嗳气频作,面色淡白或萎黄,疲倦乏力,大便溏薄或排便无力,舌质淡,苔腻,脉细弱; 2)气血(阴)两虚证:主症为神疲懒言,声低气短,活动后上述诸证加重,面白无华或萎黄,舌淡,脉细弱无力。次症为自汗,口唇、眼睑、爪甲色淡白,月经量少色淡、延期或闭经,苔薄白;3)肝肾亏虚证:主症为头晕目眩,耳鸣,口燥咽干,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红,苔少,脉细而数。次症为失眠多梦,脱发,爪甲变黑或不泽,形体消瘦,盗汗;4)脾肾两虚证:主症为食欲不振或食后腹胀,面色恍白,气短乏力,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次症为脱发,头晕目眩,小便频数而清或夜尿频,泄泻,完谷不化,粪质清稀。我们依据辨证分型对应中医五音来选择曲目干预治疗,如以脾为主症的证型选择宫调式乐曲;以肝为主症的证型选择角调式乐曲;以肾为主症的证型选择羽调式乐曲。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以中医五音对应五脏干预乳腺癌化疗后的副反应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疗效,能够为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焦虑及呕吐症状的改善提供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时通过本课题的设计研究,可以探索中医五音曲目与乳腺癌围化疗期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医生辨证选曲提供理论依据,并且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不同调式的音乐对脏腑的影响,促进中医五音理论的完善与发展,使五音理论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除了五音治疗音乐,我们也推荐病人回家后倾听美妙的旋律,如催眠助睡音乐、松静降压音乐、宽心解郁音乐、益智活脑音乐、提神去闷音乐、开胃佐餐音乐等,利用世界名曲使患者听出健康,宽心解郁,提高治疗效果。
以上是我们在情志疏导治疗乳腺病过程中采用音乐治疗的初步探索,相信随着音乐治疗事业的进一步完善,音乐疗法将更加深入乳腺病的治疗中,造福于广大女性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