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打鼓释压冲刺中高考(图)

作者:记者 肖笛 摄影 陈羽啸    来源:华西都市报    更新:2015-03-09 15:25    浏览量:0

 

6日晚上,成都市七中八一学校教学楼内,鼓声四起,呐喊声振聋发聩。百名初三学生在晚饭后背起非洲鼓、手持沙锤、铃铛、雨声响筒,参加一场特别的“中考百日誓师”:音乐心理鼓动大会。

持续两个多小时的敲鼓、呐喊与嬉笑,初三学生们一边嚷“手打痛”、一边喊“心头爽”。四川省心理教师联盟陈艳萍介绍,要的就是这效果,情绪是最大的资源,希望孩子们释放出压力,最后100天正确面对自己与考试。

百名师生家长一起“狂”

敲鼓两小时出了一身汗

晚间6点,初三的老师、学生与家长们被通知到学校学术报告厅。穿着统一的校服的孩子们看着坐在后排的家长,有的低着头,有的坐在位置上就开始看书了。抑郁气氛笼罩着还没有开始的“百日誓师大会”。

学生们没有想到,原本以为是一堂校长、老师、家长与学生的演讲鼓励大会,会是这个样子:心理学老师为每个人发了一样乐器,有手鼓、有叫不出名字的手铃、舞板、雨声响筒……音乐老师在舞台上指导着大家敲打起来,从弱到强,不到十分钟学术厅就沸腾起来了。

打鼓与心理教育结合在一起,每个班的学生都叫出了班级的冲刺口号,比拼着哪个集体的声音更大。两个小时的敲鼓与呐喊,让平日疏于运动的孩子们,打得手也痛了,还出了一身汗。

学生们放开了,老师与家长们也被邀请上舞台,跟着鼓点摇摆,孩子们看着平日严厉的班主任跟不上步调,笑作一团。心理老师赵华梅解释:“这看似为疯狂Party,其实是在帮助孩子与老师家长做接下来的心理链接铺垫。”

初三学子真实诉苦:

每天只有洗漱时放松一下

“初三一年,重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高兴过,甚至初中三年都没有这样‘放肆’过。”学生卢刚剑说,为了考一所好高中大家都鼓足了劲,他也不敢放松,心理郁结的压力,有时候并不好给家长说。

坐在第一批的苟溦,背着鼓遮过了她大半个身子。她与同学们告诉记者,每天从早晨6:30开始,到晚上回寝室,连课间都是学习,老师没有布置那样多的题目,自己也不敢疏忽,“剩下的休息,就只有回到寝室与室友洗漱的时候了,少有的八卦可能才会让大家笑一笑”。

在场陈诚的妈妈也很焦虑:过去还喜欢与自己交流的儿子,现在总体只有三种状态:一是学习,二是寡言,三是如果说话交流也是不谈学习都可以说。而家长们也害怕与孩子交流,多说怕给予太多压力,不说又怕孩子不用心。

如此的状态,并非只存在一所学校,初三与高三的确实让孩子们放弃了很多他们休息的时间。陈艳萍告诉记者,也正因为如此,希望以音乐心理鼓动大会来“点燃”大家,“音乐是心灵的产物,于是尝试让大家通过音乐来释放情绪、聚集能量。”

百天学弱可成学霸:

最后100天直面情绪

100日誓师音乐心理鼓动大会,鼓点中藏着心理学科与音乐学科对初高中学生的心理引领。“最后100天,通过一次心理调节是不是真的可以改变成绩?”成都七中陈艳萍老师连续统计了五届高三学生的心理情绪,她表示如果正确利用了情绪与心态,在关键时刻即可从容面对的可能性超过了60%。

她建议大家准寻好目标,撕开盲目学习的假象,产生真正的领悟。把日常课业做好思维导图,“心理化”自己的学习和知识。“最后一段时间,大家要保持情绪良好,并不是意味着都要欢笑,而是要直面情绪,充分体验情绪,让学生的情绪与教师、家长联结起来,白天足够将‘学弱’变为‘学霸’”

她还讲到,每天笑一分钟,相当于跑步45分钟。“中科院心理所专家连续四年跟踪全国高考200位第一名,研究中发现,在20个影响高考成功的因素中,排在第一位的是考生考试中心理状态;第二位是考生考前心理状态,第三位是学习方法,第四位是学习基础,专家认为:高考成功第一靠硬件,考生掌握知识的水平;二靠软件,心理状态调整好,能提高60-100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