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应用心理学会音乐治疗专业委员会《照护者之歌》助燃爱的记忆之光
作者:赵振军 来源:黑龙江省应用心理学会音乐治疗专业委员会 更新:2024-09-22 09:02 浏览量:0次
9月19日上午,在第31个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来临前夕,由黑龙江省应用心理学会音乐治疗专业委员会、哈尔滨市照护者五音心理健康中心和哈尔滨口琴会主办,道外区胜利街道宝宇社区协办的《照护者之歌》点亮记忆之光团体音乐心理辅导主题活动,在宝宇社区顺利举办,刚刚创建成立的“寒地音疗器乐组合”,也在活动中“首秀”亮相。
活动发起人,省民进会员、黑龙江省应用心理学会音乐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哈尔滨市照护者五音心理健康中心创办人、失能失智长者亲历照护者、《照护者之歌》词作者、寒地音疗器乐组合创建者赵振军介绍说,这是继去年阿尔茨海默病日在东原街道沿江社区举办的团体音乐心理辅导主题活动后,再一次唱响《照护者之歌》,也是为照护者持续心理关爱与支持的务实之举。虽然这次活动选用的辅导方法与去年相同,即歌曲讨论,但设立的目标、相关内容、实施环节、所达效果,与今年阿尔茨海默病日的“即刻行动点亮记忆之光”主题贴切又呼应。照护者的辛劳被认可,压力得以释放,心理获得支持,就可积蓄高质量的爱,含有高质量爱的照护,对保护失能失智长者残存的记忆力非常珍贵。失能失智是残酷的,但爱所激发和存留的记忆,不会消失和遗忘。理顺了爱的循环路径,围绕保护好和激发出照护者爱的力量,所做的一切努力点亮记忆之光,也就事半功倍了。这正是本次社区团体音乐心理辅导主题与今年阿尔茨海默病日主题相呼应、契合的初衷与依据。
歌曲讨论中,现场的照护者一致认可《照护者之歌》的歌词,表达了照护中的体验和心情,道出了想说的心声。最小的照护者才24岁,照护瘫痪在床的母亲已4年,他说,“过去你是我的天,支撑幸福家,如今我是你的命,反哺来报答”这两句歌词对他触动最大,他正践行着报答;虽说耽误了找工作,但无怨无悔。
一位70后女照护者,满脸沧桑、貌如老妪,哥哥和姐姐都上班工作,他独自一人照顾85岁失能、间歇失智的老母亲;丈夫照护年迈多病的公婆,这次是她哥哥请了假来替换,才抽身参加了活动,她慨叹“日夜照护个中味,谁人知晓啊!”,这句歌词写的太准了,就是我目前的境遇呀!每天若能抽出半小时,让我透口气,都是求之不得的奢望啊!此刻社区女志愿者迅速上前,用双手抚触她的后背,她的眼泪不由自主地在眼眶里打转。
65岁的女照护者,在分享照护失能又耳背的老伴时,很是苦恼,常常是沟通不畅,对方理解起来相差“十万八千里”,“偶有情绪失把控,放松减减压”这句歌词戳到了他的迷茫点,偶尔对老伴儿发火失控后,还很矛盾和内疚,但歌词中将偶尔的情绪失控,视为放松减减压,这让她轻松了不少。
戴眼镜的年长女照护者,自身视力严重受损,对歌词“照护漫漫长征路,渴望帮一把”感同身受,很期待地说,我这眼神照护“病号”,真的渴望帮一把。
寒地音疗器乐组合中的吉他手分享说,弹奏《照护者之歌》心里酸酸的,勾起了他同兄妹几人照护刚刚逝去93岁失能老父亲的情景。
在唱着自我介绍、传唱《照护者之歌》、讨论、小结和写感受环节后,还进行了节奏、协调和反应配合趣味训练,最后在全体齐唱《歌声与微笑》中结束。90分钟的活动达到了预设的目标和效果。
刚刚创建成立的寒地音疗器乐组合,为本次活动所呈现的效果“锦上添花”、助推得力。对创建成立寒地音疗器乐组合的动意,赵振军表示,去年尝试用口琴乐队加合唱团的方式助推歌曲讨论技术,经实践检验,今年改用“轻骑兵”式的“组合”。因为是给团体音乐心理(治疗)辅导助力,并以疗愈为目的,所以“组合”名称没有叫团或队,也是出于区别娱乐团队的考虑。而且融入“组合”的门槛是热爱音乐艺术治疗,接受音乐艺术治疗理念,具有公益之心。在接下来的训练中,侧重音乐艺术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及技术的学习,使“助演”更贴近专业化水平。活动现场还收到了亚太地区口琴评委、哈尔滨口琴会马立明会长的短信祝贺,并将其“旗下干将”力荐给“组合”;哈尔滨市卫健委艺术团的手风琴首席到场祝贺,并欣然应邀加入“组合”。
本次活动从照护者的组织、动员、筛选和召集,宝宇社区姜莹主任及其工作人员给予大力支持。姜主任还对活动提出具有音乐艺术心理(治疗)辅导理念的思考和建议,对活动取得预期效果起到了积极影响。该社区具备相对完善的音乐艺术心理(治疗)辅导硬件资源,加之,姜主任的音乐艺术素养和对音乐艺术心理(治疗)辅导的认可和接受,为今后开展相关公益活动,打下良好基础。
活动发起人,省民进会员、黑龙江省应用心理学会音乐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哈尔滨市照护者五音心理健康中心创办人、失能失智长者亲历照护者、《照护者之歌》词作者、寒地音疗器乐组合创建者赵振军介绍说,这是继去年阿尔茨海默病日在东原街道沿江社区举办的团体音乐心理辅导主题活动后,再一次唱响《照护者之歌》,也是为照护者持续心理关爱与支持的务实之举。虽然这次活动选用的辅导方法与去年相同,即歌曲讨论,但设立的目标、相关内容、实施环节、所达效果,与今年阿尔茨海默病日的“即刻行动点亮记忆之光”主题贴切又呼应。照护者的辛劳被认可,压力得以释放,心理获得支持,就可积蓄高质量的爱,含有高质量爱的照护,对保护失能失智长者残存的记忆力非常珍贵。失能失智是残酷的,但爱所激发和存留的记忆,不会消失和遗忘。理顺了爱的循环路径,围绕保护好和激发出照护者爱的力量,所做的一切努力点亮记忆之光,也就事半功倍了。这正是本次社区团体音乐心理辅导主题与今年阿尔茨海默病日主题相呼应、契合的初衷与依据。
歌曲讨论中,现场的照护者一致认可《照护者之歌》的歌词,表达了照护中的体验和心情,道出了想说的心声。最小的照护者才24岁,照护瘫痪在床的母亲已4年,他说,“过去你是我的天,支撑幸福家,如今我是你的命,反哺来报答”这两句歌词对他触动最大,他正践行着报答;虽说耽误了找工作,但无怨无悔。
一位70后女照护者,满脸沧桑、貌如老妪,哥哥和姐姐都上班工作,他独自一人照顾85岁失能、间歇失智的老母亲;丈夫照护年迈多病的公婆,这次是她哥哥请了假来替换,才抽身参加了活动,她慨叹“日夜照护个中味,谁人知晓啊!”,这句歌词写的太准了,就是我目前的境遇呀!每天若能抽出半小时,让我透口气,都是求之不得的奢望啊!此刻社区女志愿者迅速上前,用双手抚触她的后背,她的眼泪不由自主地在眼眶里打转。
65岁的女照护者,在分享照护失能又耳背的老伴时,很是苦恼,常常是沟通不畅,对方理解起来相差“十万八千里”,“偶有情绪失把控,放松减减压”这句歌词戳到了他的迷茫点,偶尔对老伴儿发火失控后,还很矛盾和内疚,但歌词中将偶尔的情绪失控,视为放松减减压,这让她轻松了不少。
戴眼镜的年长女照护者,自身视力严重受损,对歌词“照护漫漫长征路,渴望帮一把”感同身受,很期待地说,我这眼神照护“病号”,真的渴望帮一把。
寒地音疗器乐组合中的吉他手分享说,弹奏《照护者之歌》心里酸酸的,勾起了他同兄妹几人照护刚刚逝去93岁失能老父亲的情景。
在唱着自我介绍、传唱《照护者之歌》、讨论、小结和写感受环节后,还进行了节奏、协调和反应配合趣味训练,最后在全体齐唱《歌声与微笑》中结束。90分钟的活动达到了预设的目标和效果。
刚刚创建成立的寒地音疗器乐组合,为本次活动所呈现的效果“锦上添花”、助推得力。对创建成立寒地音疗器乐组合的动意,赵振军表示,去年尝试用口琴乐队加合唱团的方式助推歌曲讨论技术,经实践检验,今年改用“轻骑兵”式的“组合”。因为是给团体音乐心理(治疗)辅导助力,并以疗愈为目的,所以“组合”名称没有叫团或队,也是出于区别娱乐团队的考虑。而且融入“组合”的门槛是热爱音乐艺术治疗,接受音乐艺术治疗理念,具有公益之心。在接下来的训练中,侧重音乐艺术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及技术的学习,使“助演”更贴近专业化水平。活动现场还收到了亚太地区口琴评委、哈尔滨口琴会马立明会长的短信祝贺,并将其“旗下干将”力荐给“组合”;哈尔滨市卫健委艺术团的手风琴首席到场祝贺,并欣然应邀加入“组合”。
本次活动从照护者的组织、动员、筛选和召集,宝宇社区姜莹主任及其工作人员给予大力支持。姜主任还对活动提出具有音乐艺术心理(治疗)辅导理念的思考和建议,对活动取得预期效果起到了积极影响。该社区具备相对完善的音乐艺术心理(治疗)辅导硬件资源,加之,姜主任的音乐艺术素养和对音乐艺术心理(治疗)辅导的认可和接受,为今后开展相关公益活动,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