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中医医院引入声波音乐感知仪开展音乐治疗活动
轻松躺着听音乐,就会有治疗的作用,可能吗?
不用学乐器,就可以自己演奏音乐,可能吗?
在科技和医学的帮助下,这些都成为了可能!
●●●
云南省中医医院儿科引进音乐治疗室,内设体感音乐治疗床和省内首套声波音乐感知仪,让孩子在娱乐中达到缓解紧张、功能康复和开发潜能的目的。
体感音乐治疗是将乐曲中的低频信号通过换能器转换为物理振动,经由特殊的床垫传导到人体的治疗技术。音乐和振动的双重刺激,能够给人心理和生理产生愉悦感和陶醉感,迅速使人呈现最佳的精神状态。同时物理振动能改变大脑供血状态,改善脑细胞的活性和细胞膜的通透性,有利于促进脑细胞再生。对于痉挛型脑瘫患儿及肢体、情绪紧张的儿童,有缓解紧张,降低肌张力的良好效果。
声波音乐感知仪是通过生物电、动作捕捉、红外感应等多项技术,感知人体的姿态、位置、动作,并将其变化转换为声音。在声波音乐感知仪的帮助下,儿童可在游戏中激发主动活动意识,完成肢体的特定训练。如上肢的活动度、双手配合、双手居中运动、下肢的迈步、平衡等,均可通过仪器训练达到。
声波音乐感知仪能够辅助进行功能训练和康复,且不限于治疗。通过接入不同的控制器,可以实现孩子们和家长、老师、音乐治疗师的互动,训练儿童的辨音能力、节奏感、团队配合能力等。
除此之外,声波音乐感知仪最强大的功能是用红外感应技术,直接将人体的动作表现为音乐的形式。孩子不需要借助任何乐器,用自己的走、跑、身体摇晃、双手的高低起伏就能演奏出优美的音乐。一方面可激发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自发产生探索欲、创作欲;另一方面可开发孩子的音乐潜能,及表达自我、与人沟通的能力。相较传统的模式,音乐治疗具有易于接受、气氛轻松的特点。孩子主动配合,往往比被动活动能收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