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国音乐治疗专业建设简况

作者:张海涛    来源:网络    更新:2009-07-30 19:46    浏览量:0

 

    一、音乐治疗学科建设的概况   

    众所周知,世界音乐治疗学科的建立是在二战后的美国。世界音乐治疗联合会大会20世纪50年代建立。美国现有世界音乐治疗大联盟,联系了该国及世界上绝大多数的音乐治疗学家。仅纽约就有执业音乐治疗师4000名(数据源自中国音乐治疗信息)。欧洲、日本、新加坡等地音乐治疗行业都比较成熟,有国家或政府认可的从业资格认证体系。港台地区的发展近年也较为新盛。

    中国大陆地区音乐治疗学科的建立,本人是以1988年中国音乐学院张鸿懿教授在音乐学系倡导招收音乐治疗方向的专科学生和1989年中国音乐治疗学会在北京成立为标志。

    到2007年11月,重新登记的音乐治疗学会会员数字为不足200人。历年参加学术年会的会员在50-70人左右。学会发展至今也不过20余年。可见音乐治疗学科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新兴学科,音乐治疗专业也是一个尚待大力建设的新兴交叉专业。

    事实上,音乐治疗在中国古已有之。中国古代音乐史就有伶伦在洪崖丹井“炼丹造乐,悬壶济世”的记载。伶伦可谓是中国音乐治疗师的鼻祖。千百年来,现实生活中运用乐舞、戏曲、民歌、器乐、歌舞等各种形式进行音乐治疗的实践在中国从未中断过。【注:“洪崖丹井”的所在地就是现在风光秀丽的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梅岭脚下江西中医学院新校所在地】。

    与音乐治疗学科建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音乐治疗临床实践与研究十分广泛和普及。北京、上海、广州、南昌、天津、河南、成都、哈尔滨、武汉、泉州、福州、长沙等等几乎大城市都有从事音乐治疗研究的专家和学者,临床医生也不在少数。其中较为突出的既从事教学科研又开展医疗临床的有:北京的张鸿懿老师,周世斌老师,高天老师。广州的余瑾老师、张卓老师。南昌的张海涛老师、曲宁老师。福州的邱宜宾老师。哈尔滨的杜青青老师。天津的谢鸿雁老师。四川的张放老师。武汉的张勇老师等等。

    由于我国的音乐治疗高等教育规模太小,尚处于起步阶段,同时国家音乐治疗执业资格认证体系尚未完善和建立。因此没有形成音乐治疗行业规模,社会上从业人员参差不齐,音乐治疗职业的形象近年来有被污染的现象。对于专业音乐治疗人员的界定和某些从业人员素质等问题,行业健康发展有受影响的可能。

    二、音乐治疗专业发展简况   

    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大学合并风气,招生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代。1999年中央音乐学院在扩招大背景下开始了音乐治疗硕士阶段的专业教育工作。近10年来,新兴专业与交叉边缘学科更是得到迅猛发展。目前独立设置了音乐治疗学科研究的高校仅有中央音乐学院和江西中医学院。上述2校先后于1996年及2004年建立了音乐治疗(实验)研究中心,成为南北各具特色遥相呼应的2个音乐治疗创新研究中心。位于北京的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治疗研究中心的负责人是高天,位于南昌的江西中医学院音乐治疗研究实验中心的名誉主任是张鸿懿(特邀首席专家)。2003年,中央音乐学院在本校音乐学系已经开办了50余年的品牌专业——音乐学专业的基础上增加了本科音乐治疗专业方向,从而掀开了新时期音乐治疗本科专业教育的大幕。2004年,四川音乐学院跟进,在音乐学系的音乐学专业开设音乐治疗专业方向,开设招生。据了解,中央院、四川院2校的报考生源都十分火爆。

    2005年2月,经国家教育部文件正式批准,江西省唯一的国立本科中医药高度学府——江西中医学院实践科学发展观,结合实际,建立了国内医药类高校首个音乐类专业,也是我国首个独立设置本科音乐治疗专业——江西中医学院音乐学专业。

    专业开办后,学校重视把音乐治疗学科,支持音乐治疗学科建成我国一流的音乐治疗教育、科研、临床及音乐特殊教育创新基地。建成了“音乐治疗研究中心”为临床和科研服务,中心建有音乐治疗室、音乐治疗研究室、音乐心理催眠治疗室、音乐欣赏体验室等。学生在校期间,将受到系统的大学文化、扎实的音乐理论、严格的音乐表演技能教育,特别是新兴的交叉学科——音乐治疗临床实践教育。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有:声乐、钢琴、音乐心理学、音乐治疗学基础、音乐治疗技术与方法、歌唱医学与嗓音保健、音乐分析、歌曲写作与编配、现代音乐技术与应用、合唱指挥、解剖生理学、病理学、中(西)医基础、舞蹈与瑜珈、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诊断学、精神病学等。经过几年的教育实践,不断创新是该校的办学基本定位。创始人提出培养“多元适应能力的音乐治疗专业人才”定位。同时以5种核心能力的培养构成江西中医学院音乐治疗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定位的基本内涵——是通过扎实的教学与多途径的实践使学生在适应症的治病能力、中小学音乐教学能力、音乐应用领域的创新能力、自我及健康管理能力、咨询与人际沟通能力等5方面得当实实在在的提高。

    重视人才的培养质量是江西中医学院人文学院音乐治疗专业的基本办学宗旨。当然成效如何,有待时间和社会的检验与认可。

    2007年,山西长治医学院开设本科音乐学(音乐治疗)专业。该校2005年开设成人专科的音乐治疗专业办学的招生和就业形势较预想的都要好。

    2008年,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跟进,招收5名本科音乐治疗方向。

    2008年,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三本)跟进,开设本科音乐治疗专业方向办学历程。

   此外河南中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将是下一批设立音乐治疗专业的医药类大学。可以指出,中国音乐治疗事业的大发展和真正兴起要期待医科大学的参与,同时医科大学和音乐学院广泛深入合作才是音乐治疗学科科学发展的根本所在。任何崇洋媚外,是己非人,或者狭隘的专业办学思想都是不对的。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能够培养成熟而科学的有自身特色的音乐治疗学科,让我们试目以待。

    三、中国音乐治疗专业人才的就业分析

    大学生就业是个社会问题,也是个非常棘手的现实问题。虽然是新兴的交叉专业,但音乐治疗专业毕业生也无法置身例外。音乐治疗专业学生应该有音乐和心理咨询的基本就业适应性。因为没有医师资格,所以在医院的发展空间毋庸置疑会遇到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本人的建议音乐治疗专业本科学生就业定位应该确立好。本科生就业层次定位要十分恰当。切忌眼高手低,要十分务实。专业应用型,实践型的工作就是最好的工作岗位。

    因此,我认为中小学音乐治疗兼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上佳的选择。大型医院专门的音乐心理咨询师。社区健康管理师,特殊教育学校音乐治疗师等也是很好的选择。如果能够在未来新设立的音乐治疗专业院校谋取一个从事基础管理或教学辅助岗位那将是大幸事。

    继续攻读音乐治疗专业硕士也是一个好的选择。

    最后就是在没有更好的选择的选择,毫不退却的创业——建立自己的音乐治疗中心,开辟空间,创作服务。社会的需求是很大的,这一点我们深信不疑。创建一个音乐治疗中心投资不大,一般大城市5-6万就可以,政府还有创业贷款与扶助。特大城市10万也够了。象北京有知名的音乐治疗专家门诊费500-1200元/小时不等。前景应当十分看好。

    从现有音乐治疗专业毕业生的高校看基本是上述去向。中央音乐学院本科、长治医学院专科都有较高的就业率,就业质量也比较好。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未来音乐治疗专业学生将迎来事业的春天,即使是在大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下,我们也要有充分的自信和足够的勇气。

    来源:音乐治疗-涛歌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