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宏谈如何通过音乐提升感性素质

作者:王敏娜    来源:辽宁日报    更新:2017-10-24 07:28    浏览量:0

    每个人都渴望幸福,而获得幸福人生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具备良好的感性素质。在同等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一个情感细腻、敏感、丰富的人,比一个枯燥、乏味、麻木的人生命质量高得多。另外,许多人在生活和工作当中遇到问题的深层原因,也有可能源于感性素质的不足。而感性素质的培养,可以通过艺术教育来实现。
    理性素质比感性素质重要,似乎已成定论。但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周海宏却一直致力于用艺术教育的手段,尤其是音乐教育,来提高人们的感性素质。他认为,良好的个人感性素质是获得幸福人生的条件,民族的感性素质是创造现代文明的保证。而没有丰富感性体验的人生是相对枯燥的,没有艺术的人生是相对不完整的,不能享受音乐的人生也是相对遗憾的。
    那么,究竟什么是感性素质?感性素质的衡量标准是什么?艺术特别是音乐在提升人的感性素质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感性素质的提升对人们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乃至未来社会发展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感性素质左右幸福体验甚至影响物质文明进程
    辽宁日报:周教授,您好!现在提及感性素质,很多人还是感到比较陌生的,您能详细介绍一下究竟什么是感性素质吗?
    周海宏:感性素质是由感性能力、感性需求、习惯及知识这四个方面构成,其中感性能力和感性需求这两点最为重要,是感性素质的核心内容,也是衡量感性素质的重要标准。一个感性素质高的人,首先是感性能力强,有感觉,不麻木;其次是感性要求高,追求美好的感觉,不能容忍恶劣的感觉。当然,个人的行为习惯及知识构成也是构成感性素质的重要部分和周边支撑。
    辽宁日报:经过您的介绍,这让我们对感性素质有了一个初步的概念性认识,但仍感觉有些抽象,您能否进一步给我们介绍一下感性素质的重要性以及其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如何体现呢?
    周海宏:感性素质无论对个人还是整个社会发展来讲都十分重要。
    从个人角度讲,良好的感性体验是幸福人生的具体体现,个人感性素质是获得幸福人生的条件,没有感性素质就没有体验生活美好的能力。
    我不知道大家见没见到过这样的人:他有很好的工作,很高的工资,有车,有房,有地位,有名声,总之,生活中该有的东西他都有了。但你再看他的生活,他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下了班回家一待。你让他听音乐,他不懂;看电影,他觉得都是瞎编的;让他旅游,他嫌累得慌;找人聊聊天,又嫌烦……生活中该有的他都有了,你说他幸福吗?他不幸福,他没有幸福感,为什么?因为没感觉,他已经麻木了。所以说,一个完善的人,要想获得一生的幸福,不仅要拥有获得幸福条件的素质,还要拥有体验幸福感受的素质。
    从社会群体角度讲,没有感性素质的民族,就没有创造良好感性环境的能力,也就没有创造高水平物质文明的能力。
    比如,我们的现代建筑多是毫无艺术美感和特色的建筑;所以,我们很难创新技术而多半为别人“贴牌生产”;于是,我们这些年再没有世界级的文学家和诗人出现;于是,我们和自然越来越表现得十分不和谐。我们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不仅在于经济与科技方面,更在于我们的国民对环境的感性质量缺少要求!
    由于人们缺少感性素质,对良好的感性环境没有要求,因而造成了环境脏、乱、差。尽管国家每年花很大的力量来进行卫生、环境检查,但仅靠检查是不能拥有文明环境的,文明环境的实现还需要国民感性素质的提升。
艺术教育提升感性素质欣赏音乐是最便捷途径
    辽宁日报:感性素质如今对很多人来讲虽说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但其早就作用于每个人的生活轨道了。那么,我们该如何提升感性素质呢?
    周海宏:感性素质的提升要通过艺术教育来实现。艺术在人类社会中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它能改善人类的感性环境,使人享受生活的美,培养人的感性素质,使人产生对良好感性环境的要求,进而推动人类社会感性文明的发展。艺术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培养国民感性素质与感性智慧。
    辽宁日报:艺术的体现形式丰富多彩,究竟何种艺术更有助于感性素质的提升呢?
    周海宏:事实上,所有的艺术培训都可以提升人的感性素质,不过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音乐则更便于提升人的感性素质。在人类所有的享受当中,音乐这种享受是最不需要专门时间的。旅游需要时间,打牌需要时间,吃饭需要时间,锻炼身体需要时间。音乐不需要专门的时间:你跑步走路的时候,洗碗擦地的时候,买菜做饭的时候都可以听,音乐能做到随时随地的欣赏。
    更重要的是音乐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着各种各样的作用。比如音乐能调整人的行为。大家听没听说过,在欧洲某个大城市的地下通道,还有过街天桥这些地方放上音乐,这些场所的犯罪率就直线下降了。这时音乐比警察都管用,这是有心理学道理的,优美音乐伴奏干扰了犯罪所必要的情绪的张力。人干什么都是要情绪支撑的。音乐通过改变人的情绪,进而改变人的行为。
    此外,音乐还是非常好的精神减压的办法。在音乐领域,有一专业叫音乐治疗,在这个专业中有一个原则叫“同步性原则”,就是给你的音乐与你当前的心理状态要一致。
    辽宁日报:如果我们想通过音乐来提升一下自己的感性素质,应该选择通俗歌曲、古典音乐还是高雅音乐?
    周海宏:不同的音乐满足人不同的需要,丰富多彩的生活需要丰富多彩的音乐。无论流行音乐(也称通俗音乐)还是古典音乐大家都应该听听,但注意不要只欣赏时下流行的某一些通俗音乐。若想提升自身的感性素质仅有通俗音乐是不够的,还应该多听一些古典音乐、高雅音乐等,在这里我们把这些音乐统称为严肃音乐。
    流行音乐就像“软饮料”,软饮料无论何时、何人饮用都感觉甜甜腻腻,但却难以持久。而严肃音乐更像品种繁多的“美酒”,初品辛辣甘苦,再品感觉尚可,越品越有味道,从浓香扑鼻、沁人心脾,直至渐入佳境。最重要的是严肃音乐的世界丰富多彩,你的每一种心情都有无数对应的作品在等待着你,它超越了简单的感官愉悦,触发人心灵深处的感动和全身心的震撼。
听懂严肃音乐并不难遵从人的本能反应就行
    辽宁日报:对于普通大众来说,严肃音乐实在太难懂了,您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让大家能听懂严肃音乐,至少能听得下去?
    周海宏:和流行音乐相比,严肃音乐似乎很难听懂。事实上,严肃音乐并非人们所想的那么难懂。之所以形成全国人民认为严肃音乐普遍难懂的现象,主要是人们普遍对欣赏严肃音乐存在误区:认为欣赏严肃音乐就要用文学化、美术化的方式去理解,担心自己不能“正确地理解”音乐,对音乐的理解是“错误的”、“肤浅的”,再加上人为笼罩在严肃音乐之上的神秘色彩,则将许多人推出了音乐艺术的大门之外。
    另外,由于音乐既没有空间造型性,不能传达视觉形象,也不像语言,不是声音符号,所以音乐不能表现明确的概念性和逻辑性的内容。正是因为音乐的这一本质,造成了大多数听众听不懂音乐,说不出音乐表现的是什么了。所以听不懂,并非听众的音乐欣赏水平差、没有音乐细胞、缺乏音乐修养,而是音乐本身就不能直接传达视觉性和语义性的内容。
    其实,欣赏严肃音乐可以很简单,那就是无需听‘懂’,我们只要闭上眼睛,打开耳朵,享受音乐之美就行了。音乐的欣赏当中不一定非要听出明确的概念或视觉性的内容,更没有必要非要用文学化和美术化的方式来解说音乐。
    辽宁日报:对普通人来说,严肃音乐就是不需要懂,不可以听懂的吗?
    周海宏:当然不是。严肃音乐不但可以听懂,而且不难听懂,大家只要理解一下联觉的理论就可以了。什么是“联觉”呢?大家对这个词可能比较生。我举个例子,比如说我这里有两块糖,一块巧克力,一块薄荷糖,还有两个声音,一个是中音,一个是高音。你感觉这两个声音哪个像巧克力,哪个像薄荷糖?大多数人的感觉是中音像巧克力,高音像薄荷糖。此时一种听觉的感受和一种味觉的感受产生了联系,这就是“联觉”。
    联觉是本能的反应,是人与生俱来的感觉。正是因为在人们心理活动当中存在着 “联觉”这样一种反应机制,才使得音乐这样一门纯粹声音的艺术得以表现思想、哲理、情感、情绪、形象、场景、故事等等这些听觉之外的内容。音乐就是靠联觉来表现各种各样的东西的。实际上作曲家就是靠这种感觉来选择和组织声音来表现他想表现的东西,而我们听众也是在同样一种心理规则的作用下,在音乐旋律中感受到作曲家的意图。因此,让我们调动自己的联觉去真正地 “听懂”音乐,特别是严肃音乐,培养自己的感性素质,体验到人生幸福,知道享受生活中的美好
    专家档案
    周海宏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自1992年以来先后在中央音乐学院开设 “音乐心理学”、“音乐学研究方法”等课程。曾先后发表 《音乐美学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等论文40余篇,合作出版 《音乐美学》、《钢琴之路》等多部著作;他的博士论文《音乐以及表象的世界对音乐音表以及表现对象之间关系的心理学与美学研究》获2001年全国优秀博士生学位论文奖;《现代音乐的美学思考》等几篇文章获全国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二、三等奖。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