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音乐治疗师的儿童音乐治疗实践

作者:    来源:海南海口特殊教育    更新:2015-12-01 15:30    浏览量:0

音乐治疗师赖欣怡

澳洲音乐治疗师(RMT)、神经学音乐治疗师(NMT)

国立台中教育大学特殊教育学系硕士

墨尔本大学音乐治疗研究所

台湾乐无休止创意团队工作室

执行总监

 

学派(approach)跟方法(method):

在音乐治疗里学派(approach)已经发展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稳定。学派对我个人来说是一个指标,行为学派就是非常严谨结构组织,心理动力就是注重个人内在分析,NMT(neurological Music Therapy)注重的是科学性的介入,即兴创作为主的音乐治疗方法。特殊儿童中较少使用GIM,因为大部分特殊儿童在沟通上都会有一些问题,他没办法去如实的回馈自己的想法。这些需理解精髓然后看您个人觉得哪个比较合适您,再追随。资历浅的治疗师,我建议先追随在慢慢发展自己的想法。资历越来越深,您会看见其实每个学派都有优势与缺势。自己判断来使用。

但音乐治疗方法(method)其实不论哪个学派都差不多,都使用歌曲旋律、节奏拍奏、同奏、分奏、即兴创作、写歌写词..........这些方法都是一样的。

治疗师只要把握这个方向,您就不会被不同学派给混淆。您的头脑要非常清楚课程的架构是什么,您的教案/治疗方式是什么,来访者要增进的功能是什么。

智优儿童:智商在135以上,也在特殊儿童范围内。

音乐治疗师与教案:

需要有教案和活动设计,但教案是死的,人是活的,团体是活的,团体会有自己的团体动力,那教案能否适合这个团体,以自己的经验和与他们的情感培养,就可以预期自己的教案可以执行多少,但若在初期,还没有与他们建立良好共情,就会比较困难。我们面对的是人,人是有情感、情绪的,今天他的情绪、心理、生理,甚至天气都有可能改变他上课的状况,所以治疗师要学会变通。

音乐治疗师在课堂中的角色:支持、陪伴、领导,去预见孩子当下的状况在哪里,根据孩子当下的状况去执行,不要着急去领导,去共情,去回应,要去观察他在做什么。音乐治疗师很重要,因为这堂课的走向会受您很大的影响。来访者的回应可能您无法确实的掌握,但是您有没有办法是脑子里装了好多条教案,而可以灵活运用并让来访者在那堂课发挥他最好最大的展现,这是我们要思考的。在我的教育里,我们的确非常注重「全人」概念,也就是尊重每个人原本的样貌,再从那把他/她带领到他们功能可以的阶段。 人是活的,有情感的,每个人都是。 音乐治疗师须有扎实的理论及专业知识,要理性、中性的判断 还要有感性的同理心,这样在这专业的道路上,会越走越精彩。

 

 

案例分享

个案1
   哭闹,不配合,没接受过任何的课程和治疗

课堂一:治疗师将乐器放在他面前,让他知道这是与乐器有关的课,保持一定距离、视线同一高度,允许孩子去发泄自己的情绪,在间隔时,会去用语言告诉他:“你没事,你在上课,上音乐治疗课”。治疗师角色--陪伴(哭了35分钟)

课堂二:仍然哭,治疗师没有用吉他,没有歌唱,用同样语言,“前面是鼓,你可以拍拍”。让他感受到治疗师是没有威胁性的,这个环境是非常安全的。治疗师角色--陪伴(哭了20分钟)

课堂三:来访者自己坐下来,坐在了鼓上,仍在哭(哭了10分钟),治疗师询问:“我唱歌给你听好吗”,来访者脸上出现了微笑,治疗师演唱《小蜜蜂》、《小星星》、《两只老虎》,治疗师弹吉他,来访者拍鼓。

课堂四:来访者自己找个椅子坐了下来,治疗师说:“你准备好啦,那我们开始上课咯”,治疗师与来访者一起拍鼓,在拍鼓时,治疗师会去模仿来访者的声音,进行互动,开始与治疗师有了联结。

个案总结:在这个个案中,也许有老师们会想,音乐治疗课可以没有音乐吗?对我来说,是必须判断与评估来访者当下的状态,才做回应,而不是急着马上要领导、共情。所以当有些来访者是无法进入音乐状态时,不妨就等等他,也让自己接受「无声也是音乐」的想法,要给来访者时间去建立信任。

个案2
   多重障碍,智力较低

课堂一:治疗师想用乐器与来访者进行互动,但来访者将乐器摔在地上,但喜欢拍桌子,治疗师就跟着一起拍打桌子,治疗师会跟着拍打的节奏进行歌唱,来访者情绪很好,并与治疗师共同创造了音乐。

个案总结:临场反应很重要;去观察来访者要什么。


对音乐治疗师的建议:课程是治疗师和治疗对象共同的;治疗师需要督导;每一个课程要自我反省,自己的角色定位;自己专业知识的提升;治疗师必须要合理化所有活动的设计,让家长理解活动是跟目标联结的;消化理论,变成自己的实务技巧。

即兴音乐治疗类别:

http://www.wfmt.info/Musictherapyworld/modules/archive/stuff/papers/BrusImp.pdf

交流时间

Q:叛逆的青少年音乐治疗如何设计。

A:首先你必须要知道他们的叛逆在哪里,叛逆的根本理由是什么,他也许想要整个社会的注意,那你就可以根据一个注意为来设计,你可以让他们团体里面一起来编制一首歌,一起来编一个音乐剧,主题可以由治疗师来设定,或是他们自己设定。在我辅导的青少年里面的他们所专注的议题,都是在于这个社会怎么看我,我的同伴怎们看我,我的异性朋友怎么看我,但现在同性恋的非常多。在团体里面你先弄清楚他们的共性是什么。

Q:认知方面的音乐治疗怎么做。

A:了解个案的具体认知问题,如果说他是配对和命名部分,那我会使用图卡;如果是听、理解这个部分,我通常会用歌唱歌曲,对于特殊儿童(特别是自闭症儿童)的理解方面,对于音乐歌词要比口语还要好太多太多。

Q:对于赖老师的第一个个案,在一开始的“陪伴”当中是完全没有音乐介入的吗?您是以什么方式告诉他“你很安全”的?是纯语言还是其他?

A:无声也是音乐的一种,为什么我们这么害怕没有音乐的介入,是因为你是音乐治疗师吗,那么你先考虑的并不是这个孩子,而是你,上面所盖的那个音乐治疗师的帽子。我会安静的,只用口语跟他说:“你很安全,你没事,你没事...”。也要针对个案的具体情况,因为个案一中,来访者没有治疗课程的介入,他不知道吉他是什么,不知道歌唱是什么,这个时候我再加入歌唱进去,我觉得他有可能会被吓到,因为他家里也没有歌唱。

Q:赖老师,孩子在课程中出现情绪问题,出现自我伤害行为,比方用头撞地板,我是跟他用音乐配合他撞头的节奏陪伴,然后调整变慢,再轻停止,还是按照行为治疗,在他停止的时候给他想听的音乐,他撞头就停止音乐呢?

A:在我遇到孩子自残的行为时,我会用歌唱,或者只是拉着他的手,带着他的身体来做互动,若音乐是他的强化物,在他有自残行为时,会停止音乐,没有出现自残行为时,会有音乐。若音乐不是他的增强物(增强物-可以让他心理、生理很满足的东西),要找到来访者的强化物。我记得我有一个重度自闭症的孩子的强化物是软积木,在课程里面,只要他出现自残的行为,我就会把积木拿出来,只要他看到积木就会停止自残行为,在他停止行为并拿到积木时,我就会再把它拿起来,然后唱一首歌,我会跟他说,听完这首歌你就可以拿积木。

Q:对于注意力缺陷儿童语障儿童,音乐以何种方式介入,提高其注意力和语言表达的意识呢?

A:在注意力缺陷里面,我喜欢做节奏的介入,一旦节奏进入后,他们就没有办法想其他的事情。比如说,现在我们要开始唱《两只老虎》咯,我们要跟着老师一起拍1234,刚开始他们可能会跟不上。在这个活动中,节奏、歌词、旋律都有,语言表达的意识就会慢慢出来了。

Q:语言理解有什么好的活动设计吗?

A:我会先请家长将来访者最喜欢的东西、最好的朋友、最喜欢吃的食物、每天的作息等写下来,将他们编成歌曲。语言的理解首先是命名,看他是否听理解,命名与认知有关系,首先要理清他是否听得懂话,是否知道者和物体是什么意思。

Q:音乐他很喜欢听,就像他喜欢笔一样,但是当他情绪来了,他会扔笔,给他他就扔不会停止,音乐听了也是不会停止,虽然他喜欢,当他情绪好时,一上课,他就把口风琴放到我嘴边让我吹,还会撞头,有时候撞着撞着还会笑,因为之前家长对他的这种行为可能处理的不恰当,所以,他会经常性的就撞头,一不如意就撞。

A:你可能要先观察一下他的行为,他们都会有一个规律性,那你的表情不要做太大的回应,你可以先用一个简单的音乐,可能是吉他,可能是旋律,你自己可以做选择。那你要让他知道他在做的是撞头,他们有时候不知道这是危险的,他们有时候做这个只是想引起你的注意。

Q:请问我们用什么方式最宜找到来访者的强化物

A:试试先观察他在做什么,我通常在评估时会先问家长,或是我观察个案在注意什么,若是自闭特质,有这几项:车子、轮子、积木、软垫。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