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治疗:听音乐,玩乐器就能治病
让病患舒缓身心,刺激神经元突触,加强脑部功能,并增加多巴胺、催产素等荷尔蒙分泌,对人体有正面助益。
由于音乐治疗需自费,目前多以发展迟缓儿童复健为主,但其实音乐对身心灵影响非常广泛。高雄长庚医院发现,失智症老人接受音乐治疗,智能退化速度明显趋缓;阮综合医院最近也首创美沙酮戒断搭配音乐治疗,陪伴毒瘾者走过戒毒痛苦。
高雄阮综合医院音乐治疗师谢金阳表示,音乐治疗是依个案不同需求及目标,以乐器演奏、歌唱表达、聆听讨论与多元互动方式,在轻松愉快过程中达到心理及生理的成长;高雄长庚音乐治疗师李蕙如补充说,音乐治疗成为专门学问,是第2次世界大战后用来抚慰心理受创的士兵,发展至今已有50多年历史。
目前台湾提供音乐治疗的医院不算多,适用对象包括自闭症、过动症、发展迟缓儿童、人格分裂、忧郁症成人、失智症老人、毒瘾者等等。
音乐治疗师必须针对不同对象,安排不同音乐课程,甚至是有趣的游戏。例如发展迟缓儿童要搭配儿歌,演奏到某些固定段落就让他们敲响板、三角铁等,训练专注力及手眼协调能力;失智症老人则最爱听《望春风》、《玫瑰玫瑰我爱你》、《小城故事》等国台语老歌,治疗师常要求他们听完前奏猜歌名,藉此加强记忆力。
李蕙如指出,高雄长庚曾于4、5年前对轻度失智症老人做过小型研究,当时有7位平均年龄77.8岁的病患接受20周音乐治疗,实测发现病患治疗前MMSE(简易智能状态测试)量表数值是17.17,音乐治疗后进步为17.20;她说:「一般而言,失智症是不可逆疾病,结果显示音乐治疗延缓智能退化的效果很好!」
谢金阳则认为,音乐是个良好媒介,帮助治疗师很快与病人建立连结,演奏风琴、海浪鼓等乐器时,也能让病患舒缓身心状态;而国外已有不少文献显示,音乐可刺激神经元突触,加强脑部功能,并增加多巴胺、催产素等荷尔蒙分泌,对人体有正面助益。
不过,音乐治疗目前属于自费疗程,每堂课费用约6、7百元,仅各县市政府社会局针对早期疗育病童提供部分补助,加上台湾至今并无相关证照考试制度,均是推广音乐治疗必须克服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