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用音乐教会人快乐
幸福宣言:让音乐幸福我,也让音乐幸福你们,幸福他们。
幸福感言:幸福其实最简单,对我来说能够一直写歌,一直唱歌就足够了。
78岁的王伟强老人自学生时代接触红歌后,就彻底爱上了歌唱这门艺术。自从唱了《英雄战胜大渡河》后,王老的一生便再也离不开音乐了。
1955年入伍,红歌伴着他走过军旅生活,1960年王伟强调到文工团工作,他不仅学唱歌,更是自学了手风琴、词曲创作,开始唱起自己的歌。1985年,王老成了沈阳市艺术学校的第一任校长,让他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教给更多人歌唱的乐趣。
1994年退休,王老不甘心放弃音乐,开始招兵买马组建合唱团。从刚开始的七八个人到现在的七八十人,都是50岁以上的老人,“人不算多,但是我们团里的队员,现在个个都是精英!”王老教唱歌、教表演,忙得不亦乐乎,快80岁了老人精神倍儿足。
王老平日在家创作、练歌,在外面给合唱团排练,一会儿皇姑、一会儿铁西,围着沈阳转了一圈又一圈,还要同时宣传环保知识,完全不知疲倦,俨然一个新时代的疯狂老头。
王老还不忘跟紧社会的脚步,现在他又成了十二运的志愿者,合唱团也改名为十二运社会志愿者艺术团,同时积极宣传环保知识,创作了如《低碳生活小唱》、《拯救地球歌》等一系列环保歌曲。每次在合唱团演出时,他都将表现环保知识的歌曲唱给大家听,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环保知识。
在自己家里,王老用完电器开关马上就关上,还在自家小区院里安了一个回收箱,用来集中收集废电池,有很多在王老那儿受过环保熏陶的人都主动将家里的废旧电池扔在里面。
更多老人被感染
合唱团正式成立已有七八年了,很多老人在这里找到了新的生活乐趣,一个个红光满面,热情洋溢,根本不像五六十岁的人。
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唱歌,团里现在有了新规定,女团员要60岁以下,男团员在70岁以下,现在团里最年轻的是55岁的王晓老师,是合唱团的主力,像王老这岁数的只能给大家练练歌,排个节目什么的,基本就是幕后了。
一些老人自从加入艺术团,受了王老的熏陶后很多人不仅学会唱歌了,有的还开始自学乐器、自编自导节目。团里的迟会民就自己编了《老两口逛沈阳》,带着王晓一起表演,特别受欢迎,到现在已经表演了好几场。迟老师说:“一直对唱歌特别感兴趣,看到王老师这么多才多艺,平时就跟王老师学学,这个作品王老师也给了很多建议。 ”
团里的艺术指导宋承志,加入这个团后就开始自己编曲创作。“王老师是个紧跟时代的老人,受了他的熏染我现在写的歌都是跟辽宁、沈阳的经济建设息息相关”。
王老师在团里,教表演、认谱子、领唱歌,很多退了休的老人自从来到这儿,就再也没有了孤独寂寞,觉得生活更有动力,和团里的人更亲似一家人。
要用歌声温暖更多人
王老唱了一辈子的歌,不仅教会了艺术团里的老年朋友们学会唱歌表演,更是用他自己的力量带给更多的人欢乐。
王老在闲暇时,除了写写歌,他还教那些孤寡老人和周围的孩子们唱歌。王老说:“有一次我到养护院给孤寡老人和孤儿表演的时候,看见他们发亮的眼神,我就知道音乐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快乐。”那天,王老师就当场收了两个徒弟。
“有了音乐这个爱好,生活就特别有滋味,我要用歌唱去感染那些生活在孤独寂寞中的人,让他们能同我一样幸福。 ”自打定下这个目标,王老就开始有计划地在附近小区,主动教更多的老年朋友唱歌。 记者 康馨月
昨日下午,78岁的王伟强老人(左一)正在带领志愿者艺术团的合唱演员们进行合唱排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