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美妙歌曲疗伤
传统意义上音乐疗伤,多指音乐对心灵上的慰藉,但音乐在抑制创伤疼痛方面的应用,实践证明也是非常有效的。下面,让我们从《三湘都市报》24日的一则报道来了解下一位非音乐治疗专业人士对音乐疗伤的感悟:
今儿早上,不小心把左手放入门缝,风一吹,门一合,一阵钻心的剧痛令我几欲昏厥。我推金山倒玉柱一个踉跄蹲在地上,嘴里咝咝有声,两眼无力地望着沙尘暴的天空,俄尔以头抢地,铿铿有声……
十分钟后,无名指和小指很胀,两个指肚厚度猛增,相当于右手的两倍!眼前顿时金花乱颤,仿佛两根指头越胀越大越胀越大……
经过正红花油的紧急抢救,手指是保住了,可这颗稚嫩的心啊,还在怦怦直跳。为了压惊,特意选了一首天使羽毛般的金曲,抚慰伤痛。
关于这首歌,有一个真实而浪漫的故事。巴西两位好色如命的天才作曲家裘宾和费尼希乌斯·提摩赖斯,一起在依帕内玛海滩附近的Veloso露天酒吧饮酒。黄昏如梦,人流如梭,海风习习……突然!两人眼睛一亮:一位青春活泼、古铜色皮肤的女孩,摇曳生姿地轻摆过他们眼前,消失在海滩的人群之中。两人你看我,我看你,愣了片刻,冲回房间,就地取材,立马整出这首红遍南美的《Garota de Ipanema》。
多年以后,那家酒吧以这首名曲为店名,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光客来造访。这歌后来翻译成英文,就叫做《The Girl From Ipanema》
这歌,我听过至少五十个版本。而据不完全统计,前后共有一百多个版本,三十多种音乐风格,几乎成为Bossa Nova的代名词。
我选的,是这里面最抒情、最温柔的一版。
美丽的女歌手姬布瑞拉·安德斯出生在阿根廷,父亲是知名的爵士萨克斯风手,祖父是小提琴家,而外婆则是钢琴老师。她从小就喜欢玩古典吉他,并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音乐学校学习音乐与钢琴。在她成长的过程中,迷上了巴西音乐,因为它们的和声是如此丰富,旋律是如此有趣。而她父亲有一个乐团,她常去看他们的彩排与演出,这方面对她的影响,比她受的古典音乐教育更强烈。
后来她进入大学搞古典音乐,却始终不务正业,和一帮玩爵士的大师搅和在一起,终于小荷露出尖尖角,进入华纳唱片。华纳如获至宝,马上给她做第一张专辑《Wanting》,里面第二首,就是《The Girl From Ipanema》:
苗条修长的身段,晶莹如玉的肌肤,桑巴摇曳的舞步,宛如无骨的腰肢……
我时常幻想,周围的人海固然汹涌澎湃,但渐渐消停下来,散去之后,也应该有些童话般美丽而新鲜的海岸,有些浪漫而悠远的故事,有些轻柔而优雅的歌声,抚慰我动荡的生活,我流浪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