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疗伤
19日下午,绵竹市九龙镇清泉村一改往日的沉闷,传出了欢快的歌声。来自香港的特种乐队C分队,正在为帐篷夏令营的孩子们进行音乐治疗。和着志愿者们的歌声和节拍,孩子们又唱又跳。据悉,这支由38名香港志愿者组成的香港特种乐队,于6月15日来到灾区,用音乐治疗的方法为孩子们进行心理干预,起到了积极效果。
音乐声中孩子们又唱又跳
当天下午,帐篷夏令营正张罗着为因地震而没能过上生日的孩子们集体庆祝生日。仪式刚要开始,一队打扮时髦的年轻人来到了帐篷前,他们带着电子琴、吉他等乐器,身穿的红、绿、蓝三色T恤上印着“香港特种乐队”的字样。原来,他们是路过此地的香港志愿者,听说夏令营里有孩子要过生日,便赶了过来。
“小朋友们,我们来给你们庆祝生日,好不好?来,我们先给你们唱一首《祝你平安》,祝你们生日快乐、健康成长。”大哥哥大姐姐们特意挑选了轻快的歌曲,一边唱着“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一边领着孩子们做起了“音乐体操”,从拍拍手到拍拍肩,孩子们很快放开了手脚,跟着乐队又唱又跳。而在场地旁边,一些接送孩子的家长也受到感染,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三进灾区用音乐治疗心伤
汶川地震应对政策专家行动组成员、哈佛大学公共政策硕士何静莹是香港特种乐队的发起者。“这是我第3次进入灾区。”何静莹说,地震发生后的第8天,她随专家组来到灾区时发现,心灵受到创伤的灾区孩子们急需进行心理干预。于是,她返回香港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招募志愿者。5月26日,何静莹和4名志愿者再次来到灾区,尝试着用音乐治疗的方式对灾区孩子进行心理干预。“音乐治疗是一个系统的干预过程,治疗师利用音乐体验的各种形式,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作为治疗的动力的治疗关系来帮助被帮助者达到健康的目的。”何静莹说,从5月26日到6月1日,他们一直在灾区做着尝试,发现心理干预后孩子们的心态有了良好的变化。于是,她再次返港后,又招募到了一批有音乐和心理从业背景的志愿者。6月15日,这支名为“香港音乐特种队”的38人志愿者队伍,带着各种音乐治疗所需设备赶到了绵竹灾区,“孩子们的微笑,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安慰。”
2009年04月27日 来源: http://news.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