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治疗法如何治病?
“85后”海归音疗师助精神病人康复
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85后”音乐治疗师李茜在昨天的学术大会上向记者讲述了用音乐治疗病人的工作经历。
“2013年7月到精卫中心,成为一名音乐治疗师。”李茜说,到去年年底,已经为500多位精神障碍类的病人进行音乐康复治疗。在澳大利亚获得音乐治疗硕士学位并取得音乐治疗师证书的李茜介绍,音乐治疗的形式很多,绝不是简单的放歌给患者听。很多人对音乐治疗师有误解,这令李茜感到无奈。“音乐治疗师也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设计相应的活动,包括歌曲演唱、音乐律动、舞蹈、器乐演奏和各种音乐小游戏等。”李茜指出,精神音乐康复治疗的关键之处是帮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挥主动性、增强自信心,调整一些不适当的行为和情感。“比如说,针对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开展歌曲回忆;针对帕金森患者,开展音乐节奏听觉刺激;针对紧张焦虑人群,开展渐进式肌肉防松训练。……”
入行门槛高,每年学成者不足百人
“从事音乐治疗的工作者被称为是不带枪的战士,往往不费一枪一弹,同样能解决或缓解病者的伤痛,促进病者的痊愈。”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祈国阳介绍,市精卫中心于2009年在无锡率先成立了音乐治疗中心,引进澳大利亚、西班牙等音乐治疗师。通过近5年的发展,如今,该中心已形成了3个分支,分别是躯体疾病、精神障碍、儿童心理行为干预的音乐康复治疗。目前已为近千名患者开展音乐康复治疗,累计开展音乐治疗5万人次,总有效率达95%。
“音乐治疗在我国还是一门新兴学科。”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理事长崔勇教授在交流大会上指出,这门学科主要以临床及科研为依据,由专业的音乐治疗师通过一系列个体、团体的音乐干预技术,帮助患者恢复躯体、认知、情绪、行为、社交等方面功能,最终实现身心健康的目标。“音乐治疗的临床范围很广,包括各种脑部损伤、神经损伤。老年痴呆、学习障碍、产科分娩等。”
“很多人对于音乐治疗师这个职业很陌生,这是因为该职业在我国刚刚起步。”崔勇教授指出,虽然全国范围内已经有几个院校设有音乐治疗专业,但招收门槛相当高。“必须要从小就开始学音乐,至少从5岁就开始学,除了会弹钢琴外,还必须掌握一种便于携带的乐器的演奏,比如说吉他、小提琴。”崔勇表示,国内这个专业每年毕业的学生不足百人。
据介绍,目前,音乐治疗在国外相当普遍,甚至已从医院普及到社区,但在国内医院没有得到全面的发展应用与肯定。究其原因,崔勇表示,首先是国内没有这一行业的资格认定,音乐治疗师不会有医师资格证。“下一步,中国音乐治疗学会建推动国内行业资格认定工作,让跟多有志于从事音乐治疗工作的人得到职业认可。”不过,经过国内医学界十多年的探索,这个集音乐、医学和心理学为一体的边缘交叉学科和职业也得到了越来越多民众的认可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