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音乐驱走疲惫

作者:    来源:江南都市报    更新:2014-06-15 19:28    浏览量:0

    打车去足球博物馆,车里很是沉闷,没有人想说话,司机是个黑人大叔,恐怕也没法交流,更重要的是,大家没有交流的情绪。

  连续几天旅途奔波,每天难以保障5小时的睡眠,写稿导致的混乱时差,让揭幕战也不再令人享受。巴西与克罗地亚下半场60分钟之后,我的身体开始焦虑,不是因为支持克罗地亚,而是来自一股汹涌的困意。恍惚中回到酒店,就像一块电池随时都将枯竭,倒在床上顿时昏睡了过去。

  手机没电,闹钟没响,但还是在夜里三点多醒了,这意味着我的生物钟已经成功地调整到了写稿时间。爬起来爆两句粗口,继续。

  我知道这状态不只发生在我身上,云南媒体的一位老师在揭幕战后连夜去往遥远的萨尔瓦多,他在微信朋友圈里写道:“抵达萨尔瓦多,一晚上没睡,30多个小时没吃东西了。该死的巴西交通,这完全是用生命在采访,手都开始抖了。”

  我好想笑,因为真实和生动。

  过于沉默,黑人大叔打开车里的音乐,男歌手的声音很是富有磁性,很是动听,有人面无表情地开始跟着哼唱起来。突然,黑叔来了兴致,露出了一个非常友善的笑脸,头顶上的对话框里写着“没想到这个看上去很颓废的亚洲男子还是个爱音乐的人,这很有必要探讨一下啊”。

  “我也是个歌手,灌过唱片”,他叽里呱啦说了一堆,能听懂的只有这句,我瞪大眼睛看了看这位黑叔,露出“不是吧”的表情,大叔继续解释,我们似懂非懂。

  下车了,黑叔忙不迭一溜小跑打开车尾箱,拎出一只塑料袋,向我们每人赠送了一张CD,“这个就是我”,他指着封面上最左边那个戴墨镜的男子说道,我们服了。

  每天都能碰到这样的人,他们从那种看上去很俗套的传说中走出来,用他们的小故事让我们保持清醒,保持兴致,提醒我们,这是在巴西。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