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让寻死心理学女硕士打开心结

作者:    来源:重庆晨报    更新:2012-11-04 01:24    浏览量:0
     重庆蓝色牧歌音乐心理健康研究机构的陈建国是一名专业的注册音乐治疗师。前不久,他遇到了一位求助者,一位36岁的心理学女硕士。

  梅婷(化名)是一名教师,心理学硕士毕业,36岁的她离异两次,有一个女儿。

  据音乐治疗师陈建国介绍,寻求音乐治疗之前,梅婷整个人身心状态都很差,满脸焦虑、脸色灰暗、长期失眠、皮肤粗糙,典型内分泌失调的症状。她每天早上醒来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我怎么还没有去死?总在自卑与自尊中纠结挣扎的她,也曾求助过她的导师做心理治疗。但由于专业原因,往往是导师说上句,她就能知道下一句他会说什么。最终心理治疗失败了。

  好在梅婷喜欢音乐,陈建国决定采取催眠养生与音乐治疗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她进行身心调理。

  “在选用音乐时,我尽量发挥音乐本身的作用,借用音乐直达患者的潜意识,巧妙的避开了她意识上的阻抗。”陈建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对梅婷进行音乐治疗的过程中,他在音乐的选择上也特别注意。第一首音乐让她放松下来,第二首音乐让她放松后跟随音乐前行,两首音乐基本可以让她安静下来,然后再对其安排录音催眠。录音催眠后,用一首中度忧郁风格的小提琴曲,接下来再用相对悲伤的曲子,如巴赫的赋格等,引导她说出内心的恐惧和悲痛。

  在专业音乐治疗师的引导下,梅婷根据音乐想象与之配合的画面。在紧张和恐惧的音乐中,她慢慢回忆看到一幅画面,边流泪边说出了缠绕她多年的关于她前男友的郁结。这个心结导致她总是做噩梦,并且一直持续了十几年,如今,这个心结终于打开了。

  “我就是用音乐作为手段,让她完全将压抑的或不被察觉的感情释放出来,达到治疗的目的。”陈建国说,通过近三个月的治疗,现在梅婷已经完全恢复了健康,以前那些负面的想法都已不存在。“现在她和她女儿一起生活得很好,工作学习都不错。”

  梅婷也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她告诉记者,音乐治疗的过程中,刚开始她很纠结,很害怕;后来慢慢有所缓解,不想走出来,想在那个场景中多待一会;再后来感觉身体充满力量,也不再感觉那么依赖别人,想从对别人的依赖中走出来。她回忆起了大学时穿的裙子,以及很多美好的事情,内心角落深处原来压抑着的地方也慢慢打开,整个人都恢复了自信。

  音乐与养生

  遇见伤心事儿,你是会充满文艺气质地45°角抬头忧伤,还是会不自觉的听些低沉舒缓的音乐,默默找寻心底低落的共鸣?碰到高兴事儿,你是会在大街上放声高歌,还是不自觉就会哼唱两句轻松欢畅的小曲儿,与内心的喜悦相应?

  音乐已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会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心情来选择聆听不同的音乐。但你知道吗,音乐除了可以放松身心、释放压力,还有治疗疾病的作用,国外许多大学甚至还专门设立了“音乐治疗”这个专业。

  而在国内,在重庆,音乐治疗师这个时尚的职业也正在悄悄地向我们走来……

  本版文/重庆晨报记者 赵君辉 实习生 程卓

  “在音乐治疗中,首次治疗的成败至关重要。”陈建国认为,首次治疗,需要让求助者建立起安全感。按照音乐治疗的原则,一般情况下,音乐治疗师会在音乐催眠之前,通过心理治疗上的“安全岛”技术,让求助者在潜意识中建立相对的安全感。

  陈建国说,音乐可以治病救人,音乐当然也可以致人死地。“安全岛”技术的运用,就相当于患者去医院做手术前要进行的各种检查一样,目的是消除可能存在的“炎症”。正如我们去医院就医,医生断然不会立即手术一样,音乐治疗师一般情况下也不会贸然进行治疗,因为这样做是非常危险的,如果贸然触及求助者的伤口,会带来再次伤害,甚至而导致求助者产生自杀等危险念头。

  点评:

  安全感,是音乐治疗的首要条件

  舞台上,柔美恬静的大提琴曲《天鹅》响起来了,温婉舒展的旋律流淌在人们的耳边,渗入人们的心田。

  台下观众席上,数百名即将参加中考的学生,在主持人的指导下坐在椅子上,闭上双眼,放松心情。那优美的音乐旋律,仿佛已把他们带到了水波荡漾的湖面上。在他们的眼里,天鹅在碧波上轻轻浮动,天鹅是那么端庄、那么高雅、那么纯净……

  这是今年5月由注册音乐治疗师周蕊给南岸珊瑚中学初三学生进行音乐治疗的一个场景。在这里,音乐心理治疗师周蕊用她独特的方式帮助考生们“减压”。

  “听不同的音乐可以让人拥有不同的情绪,从而影响人的潜意识,继而影响人的行动。”周蕊要对全场数百名学生进行音乐催眠,让他们在“半梦半醒”之间去释放积压在心中的压力。

  音乐响起,枝头的小鸟在轻轻歌唱,清清溪水在叮咚流淌……动人的音乐弥漫在同学们耳边,在周蕊的缓缓语音提示下,学生们慢慢闭上眼睛,放松僵直的身体,想象着走进乡间小路,穿越森林,来到平原,感受到清新的空气、和煦的阳光、微微的清风……

  渐渐地,偌大的一个学术报告厅安静得好似进入了原始森林,偶尔听得见身边同学清晰的呼吸声。全场只有轻柔的音乐在回荡,周蕊淡淡地讲述着音乐中的景象,几百名初三学生静静地睡过去了。

  20分钟过去了,在周蕊轻柔的语音提示中,大家慢慢地调整呼吸,慢慢地醒过来。不足半小时的时间,学生们却感觉过了一宿,意犹未尽般在清新的“早晨”中醒来。

  “太舒服了,要是有一张床就更美了。”一个学生说,也有学生说:“在音乐中,暂时忘记了一切,真是不想醒过来。”

  学生赵梦描述了自己的感受:“在音乐的诱导中,脑子里出现了一片空白,觉得自己睡着了,又好象是醒着的。苏醒过来之后,感到特别轻松。”

  当然,也有少数学生没有被音乐所感染,一名男生就说:“闭上眼睛想入睡,可总是进不了状态,考试还悬在心头的啊!”

  对此,周蕊表示,现场音乐治疗只是一种体验,让考生感受音乐心理治疗的魅力。对于精神焦虑严重的学生,最好在大考之前,每晚临睡时都听一些古典舒缓的轻音乐来放松自己。

  音乐能减压!

  数百名初三考生接受音乐催眠

  陈建国曾经对重庆1中的数百名学生进行过集体音乐催眠放松,并因此登上了央视新闻。

  周蕊解释说:“快速的生活节奏和激烈的竞争环境,使现代人的身心疾病有增无减。音乐疗法就是让患者全神贯注地投入音乐中去,使音乐在人们心理、生理上引起共鸣,达到放松紧张情绪、消除疲劳、预防疾病、促进智力和养生健体的目的。”

  记者就此电话采访了上海医联养生研究所所长陈少能,他表示:“音乐疗法,在我们古代就有了,一直贯穿中国传统医学史。从《黄帝内经》到汉代张仲景、唐代的孙思邈、宋金元时代的张子和、朱丹溪、明清医学家张介宾、李中梓等人,都是运用音乐疗法的名家。如今,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音乐疗法在全国各地更趋活跃。”

  世界中西医结合学会台湾分会会长陈文成先生曾参加过一次音乐治疗的演示会。会后,他对记者:“听了音乐演奏,感到心情格外舒畅,情绪安定,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自然就会降下来。随著世界医学科学的飞跃发展,音乐疗法在中西医学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如今,无论是祖国大陆、台湾地区还是西方社会,对非药物疗法的使用有了根本的改观,音乐疗法正方兴未艾。”

  点评:

  生活节奏越快,越需音乐养生

  音乐治疗起源于二战

  史话>

  音乐治疗起源于二战

  音乐治疗疾病的案例在我国古代就有了。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史记·乐书》中有记载:“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流通精神和正心也。”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本人就是音乐疗疾的最好代言人。曾因政治打击而郁愤难抒的他不幸患了臂指麻木的疾病,后来他跟朋友孙道滋学习弹琴,曾记述音乐治疗的体会说:“受宫音数引,久而乐之,不知疾之在体也。”

  然而真正开始将音乐治疗发展为一门学科还得从二战说起。当时,很多美国士兵不适应越南的气候,再加上残酷的战争和恶劣的医疗条件,很多人手术后遭感染相继死亡,大家情绪低落、叫骂声一片。后来,为改善大家的情绪,医生拿来留声机放一些大家喜欢的美国流行音乐,士兵的情绪渐渐平和下来。

  医生发现,听音乐之后,伤员的感染率、死亡率大大下降,而且外科手术愈合率明显缩短。随后美国首先创立了音乐治疗专业,1940年美国的卡萨斯大学将其正式成立为一门学科,现在美国80多所大学设有此专业,催生了音乐治疗师这个新兴的职业。

  不管你信不信,美国人已经在用音乐代替麻醉药,为难产妇女催产,甚至用音乐辅助治疗癌症。

  不打针不吃药,

  听听音乐也能治病?

  音乐既然有如此大的魔力,那我们可不可以自己选择音乐来达到养生治疗的效果呢?专业音乐治疗师的意见是,关键看你选对了音乐没有?

  注册音乐治疗师周蕊说:“音乐治疗是专业技术,和一般情况下自已选择音乐还有区别,或是激活情结、或是泄、或是补,一般是音乐治疗师根据来访者的情况作出选择,当然你可以提供自已特别喜欢的音乐给治疗师。”

  不同类型的人根据不同的个性,需要选择用不同的音乐疗法。在中医理论里,音乐疗法是根据宫、商、角、徵、羽五个调式的音乐特性与五脏五行的关系来选择音乐。

  在《内经》就有论及音乐治疗疾病,书中提出了“五音疗法”:宫音悠扬和谐,醇厚庄重,有“土”的属性,可入脾;商音铿锵肃静,雄伟悲壮,有“金”的属性,可渗透肺;角音亲切爽朗,善消忧郁,有“木”之特性,可渗入渗出于肝;徵音抑扬咏越,热烈欢快,具有“火”的特性,可渗透心;羽音柔润苍凉,凄切哀怨,具有“水”的特性,可入肾。

  不同的音乐对人产生不同的情绪,通过音乐调节人的情绪进而影响人五脏,五音调和搭配对人体有着不同的作用。所以音乐好似一味药,用对了,是可以达到养生疗疾,使人健康长寿的目的。

  中医

  解读

  以乐为药,五音调五脏

  “宫、商、角、徵、羽”分别对应“脾、肺、肝、心、肾”

  “音乐疗法对焦虑症、高血压、胃溃疡等患者特别有效。对普通人来说,这也是十分乐意采用的医疗措施。”重庆注册音乐治疗师周蕊如是说。

  对此,长期重视音乐疗法研究的南京中医药大学王旭东教授曾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听音乐能养心气,演奏音乐能调心气,唱歌能正肺气。”中医讲“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情志和健康有着很大的关系。音乐本质就上是情志、情绪的表达,并且直接作用于人的植物神经。

  那到底该怎么定义音乐治疗呢?周蕊介绍说:“音乐治疗就是运用音乐的这种特性,以来访者自我身心和谐、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适应为目标,通过音乐治疗师引导下的音乐体验和感受,帮助来访者宣泄情绪、调整认知和行为、发展和完善人格的治疗过程。”因为音乐治疗安全性高、见效快、适应性广,因而适用于各类心理问题,既可以“治未病”做为健康群众的心理保健工具,又可以作为亚健康人群的一般心理问题的治疗手段,既可以用于团队辅导,也适用于个体治疗。

  不过,周蕊表示,音乐治疗没那么简单,不只是听听歌而已,它是一门严谨、科学的专业学科。专业的音乐治疗不仅要求音乐治疗师拥有音乐学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要拥有医学、心理学的专业知识。

  如今,音乐治疗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美国肯浦利斯大学医学院牙科,运用音乐代替麻醉药拔牙数百例获得成功;美国产科医院用音乐对难产妇女进行催产;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肿瘤医院里,音乐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近年已有大量资料表明,音乐有助于阻止癌症患者的免疫功能进一步下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人体细胞的抗肿瘤活性,从而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期。目前,美国已将音乐治疗纳入其国家医疗保险的范围。

  随著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压力也不断增大,伴随而来的也就有暴躁、压抑、悲哀、愤怒、绝望等恶劣情绪了。根据中医中的五音治疗原理,根据不同的心情选择不同的音乐,完全可以改善不良情绪。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听什么音乐呢?注册音乐治疗师陈建国为《养生周刊》读者倾情推荐:

  1.行事灰心丧气需引导积极时,听赏《步步高》可使人奋进向上。

  2.情绪急躁、火气旺盛时,听赏《梁祝》可缓和、制约、克制急躁的情绪。

  3.心情压抑、多思多虑之时,听赏《春江花月夜》,清风入梦般的音乐可使人从优虑痛苦中解脱出来。

  4.极度悲伤、欲哭难耐之时,听赏《春节序曲》能补心平肺,摆脱悲伤与痛苦。

  5.对生活或某事物失去信心产生绝望之时,听赏《喜洋洋》能重新唤起对美好未来的希望。

  专家提醒:

  不要总重复听一首乐曲,以免久听生厌;听音乐时注意音量适度,以免听力受损;舒缓紧张情绪,以古典音乐为主。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