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音乐舞蹈语言触摸人生的“温暖和光亮”
作者:黎红玲 来源:佛山日 更新:2012-09-27 14:41 浏览量:0次
据悉,来自澳门舞蹈团的演员们,将于中秋夜登陆广州大剧院,一连6幕现代舞,用舞蹈语言与音乐对话,舞动《生命之歌》。
澳门舞蹈团是一支充满生气和活力的年轻舞团。舞团成员以澳门演艺学院舞蹈学校专业学生为主,注重艺术悟性和灵性的培养。2006年,在“全国文华艺术院校奖第八届桃李杯舞蹈比赛”中一举获得包含金奖在内的5个奖项。据悉,此番澳门舞蹈团来穗表演的《生命之歌》,是由著名编导应萼定联同优秀青年编舞家杨敏健、洪振宇共同创作而成。创作者希望能用舞蹈的语言让观众去触摸人生的“温暖和光亮”,去感觉生命细腻的爱恋和忧伤。
当晚,他们为观众带来6幕舞曲。分别是,群舞《四季》、独舞《最后一次》、群舞《繁华过后》、《生命之歌》、独舞《太极印象》和群舞《朋友》。舞曲分别以柴科夫斯基的钢琴曲《四季》、梅芮迪斯·蒙克的《最后一曲》、巴赫的《马太受难曲》以及柴科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等作为基调,舞者们尝试用各种肢体语言,跨越时空地和柴科夫斯基等名家的音乐展开对话。
其中,根据柴科夫斯基的钢琴曲《四季》而编排的群舞《四季》,舞蹈以新颖奇特的动作和巧妙的空间织体,渲染出不同的情感;独舞《最后一曲》则寄托了编舞洪振宇对生命的终极叩问;而根据巴赫的《马太受难曲》编排的群舞《繁华过后》,试图向人们阐释,当繁华落尽时,悠悠浮生,内心的平静才是归宿;独舞《太极印象》,则以舞蹈开合之韵,观照太极阴阳之道,便是刚柔相济的力与美。
整场演出最大的亮点无疑是舞曲《生命之歌》。该舞曲选取被认为是柴科夫斯基为自己而作的“安魂曲”《第六交响曲》作为舞蹈的音乐基调,音乐中充满哀悼生命的感觉,而又不乏温暖光亮。此曲生动细腻地表现生命情调,同时融汇庄子哲学,寓白云苍狗,生命、天地之宏大思考,彰显舞作探索生命本质的内涵,谱写出一曲荡气回肠的《生命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