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音乐引渡心灵
作者:海涛 来源:宝安日报 更新:2012-03-07 15:31 浏览量:0次
曾经听说过一个故事:美丽的女妖萝蕾莱坐在莱茵河畔的峭壁上唱着优美的歌,许多过往的船夫都被她的歌声吸引,纷纷去寻觅她的芳踪而忘了河水的险急,最后成了莱茵河的俘虏。音乐,的确具有摄人心魄的力量,要使谙习水性的船夫于夜半三更跳下湍急的河水,若没有那动人心弦、迷人神智的歌声,想来是办不到的。
十岁那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在乡村小学任教的哥哥买了一台袖珍收音机。除夕夜,当左邻右舍的孩子燃放烟花爆竹的时候,我却抱着收音机从喧嚣热闹中走出来,独自蜷缩在透着寒风的房间里,兴奋而又激动地倾听着那些从遥远的世界传来的声音。我不能探究那些声音来自何处,也记不清电台都播放了哪些曲子,只记得收音机相伴枕边,动听的歌声从持续不断的爆竹声中流淌出来,在我的耳边缠绵萦绕,让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对于音乐,我是一个泛爱主义者,无论是纯厚悠长的民歌、缠绵悱恻的情歌还是雷鸣电闪的摇滚,都让我着迷、让我激动难捺。多少个更深人静的夜晚,我总是独坐在宿舍里,一边看着远处明明灭灭的灯光一边倾听磁带。那沉郁的音乐、茫然的歌喉,消融在柔和的晚风中,给夜晚增添了一份清凉。乐声如雾气一般在房间里弥漫,令人沉浸其中,而突然间爆发出的激昂的歌声、雨点似的鼓槌敲出的欢乐节奏,却总也无法掩饰生命中的无奈、无望与漫无边际的等待。一切都随风而逝了,一切都烟消云散了,不灭的是自己那颗依然鲜活、躁动不已的心。
摒弃尘世的蝇营狗苟与琐屑无聊,我总像面对神灵那样,以一颗谦卑之心来容纳音符给予灵魂的安慰,从或高或低、或快或慢、或张或弛的旋律中谛听人生的步履。如果说人生是一条长长的隧道,音乐就是隧道深处那一点点闪烁的灯光,同时又像是时间安排在每个人生命旅途上的一个难解之谜,你设法去接近它,却总也抓不住它,但又分明受到了它的驱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漫漫人生路上,面对音乐,我们又何尝没有蒋捷听雨的那种感觉呢?
阳光、绿树、飞鸟都会与我们不约而同地见面,这是一种无法躲避的存在。而音乐则是心灵的一种选择,很多时候它只是静候在某个角落,等待一个召唤的眼色或手势,然后便陪你走过一段漫长、寂寞的路。因此,用音乐来增添生活的亮色,引渡心灵,实在是一种美好的选择。
走笔至此,突然想到西西弗斯。如果他能听到萝蕾莱的歌声,或许也会放弃推巨石不止的劳作而去追寻女妖的歌声吧。倘若果真如此,那就要祈祷上帝保佑,别让那一块巨石滚落下来砸到他身上了……
十岁那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在乡村小学任教的哥哥买了一台袖珍收音机。除夕夜,当左邻右舍的孩子燃放烟花爆竹的时候,我却抱着收音机从喧嚣热闹中走出来,独自蜷缩在透着寒风的房间里,兴奋而又激动地倾听着那些从遥远的世界传来的声音。我不能探究那些声音来自何处,也记不清电台都播放了哪些曲子,只记得收音机相伴枕边,动听的歌声从持续不断的爆竹声中流淌出来,在我的耳边缠绵萦绕,让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对于音乐,我是一个泛爱主义者,无论是纯厚悠长的民歌、缠绵悱恻的情歌还是雷鸣电闪的摇滚,都让我着迷、让我激动难捺。多少个更深人静的夜晚,我总是独坐在宿舍里,一边看着远处明明灭灭的灯光一边倾听磁带。那沉郁的音乐、茫然的歌喉,消融在柔和的晚风中,给夜晚增添了一份清凉。乐声如雾气一般在房间里弥漫,令人沉浸其中,而突然间爆发出的激昂的歌声、雨点似的鼓槌敲出的欢乐节奏,却总也无法掩饰生命中的无奈、无望与漫无边际的等待。一切都随风而逝了,一切都烟消云散了,不灭的是自己那颗依然鲜活、躁动不已的心。
摒弃尘世的蝇营狗苟与琐屑无聊,我总像面对神灵那样,以一颗谦卑之心来容纳音符给予灵魂的安慰,从或高或低、或快或慢、或张或弛的旋律中谛听人生的步履。如果说人生是一条长长的隧道,音乐就是隧道深处那一点点闪烁的灯光,同时又像是时间安排在每个人生命旅途上的一个难解之谜,你设法去接近它,却总也抓不住它,但又分明受到了它的驱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漫漫人生路上,面对音乐,我们又何尝没有蒋捷听雨的那种感觉呢?
阳光、绿树、飞鸟都会与我们不约而同地见面,这是一种无法躲避的存在。而音乐则是心灵的一种选择,很多时候它只是静候在某个角落,等待一个召唤的眼色或手势,然后便陪你走过一段漫长、寂寞的路。因此,用音乐来增添生活的亮色,引渡心灵,实在是一种美好的选择。
走笔至此,突然想到西西弗斯。如果他能听到萝蕾莱的歌声,或许也会放弃推巨石不止的劳作而去追寻女妖的歌声吧。倘若果真如此,那就要祈祷上帝保佑,别让那一块巨石滚落下来砸到他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