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减压,使大运会彰显不一样的精彩
“这真是美妙的体验!”来自美国的运动员杰克一脸兴奋地对记者说。
8月16日,记者来到深圳大运村运动员村。坐落在商业广场的音乐养护减压中心,拥有世界最先进的智能反馈音乐放松治疗仪器,电子琴、架子鼓、葫芦丝、二胡等各种各样的乐器吸引了很多年轻、充满好奇的运动员前来体验,一位加拿大运动员拉起了二胡,夸张的表情引得同伴阵阵笑声。
音乐减压要算是深圳大运会的一项独创。
为了更好地参与大运,深圳市妇联等与下属的妇女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组织了一批专业人才,创新开发了针对运动员实际需求的服务内容——音乐减压养护服务项目。音乐减压技术是以音乐治疗理论为依据的一项心理保健技术,与其他减压方法相比较,具有阻抗性低、安全、便捷、高效等特点。音乐精神减压放松不是简单地听听音乐,而是在一种被称之为“转换状态”的意识状态(一种游离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状态)中,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体验自我生命的美感和内心世界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身体和精神深度放松,达到释放或缓解压力的目的。这种方式让压力比较大的人群可以在短时间内缓解自己的情绪和释放压力,恢复潜能,保持饱满状态投入工作和生活。
这一专业化的服务项目,成为大运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自8月4日养护中心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已接待近500名运动员、官员,深受各国运动员的欢迎。值得一提的是,市妇联副主席蔡巧玉的身影也出现在工作人员的队伍中,拥有咨询师资质的她直接以自己的专业知识服务运动员、服务大运。
南非击剑运动员尼克第二天要比赛,心情很紧张,在中心的辅导下,迈着轻松的步子回公寓了。有很多年轻的运动员,因为没有大赛的经验,面临比赛时心理压力很大,急需这种心理抚慰。
“谢谢你们!中国的传统音乐非常酷!”一位法国运动员说。在中心的留言板上写满了各国运动员不同文字的留言。“音乐无国界,因此,这也是一种通过音乐的‘破冰’!”中心负责人张小梨说。
“这项人性化的服务进一步体现了对运动员的关怀,受到了大体联的一致好评!”大运村副村长陈新亮高度评价了该中心。
当日上午,市妇联主席蔡立带着鲜花等慰问品出现在大运村音乐减压中心,亲切地看望了在此服务的十多名工作人员,鼓励大家再接再厉,继续做好服务。她强调:“要保证专业水准和职业操守,展示深圳服务队伍的文明风范,在特殊的领域彰显不一样的精彩。”
徜徉在鲜花吐蕊、绿树环绕、空气清新的大运村运动员村,记者遇到来自意大利的运动员乔伊斯,“这里真美!吃得好,住得好,我喜欢这里!”他说。
运动员餐厅张贴多语种标识,包括国际餐、穆斯林餐等五个餐区,早中晚餐提供的菜品均在100个以上。餐厅实行“从农田地到餐桌”的餐饮全过程监控,严格把关各个程序,确保运动员、随队官员和工作人员吃得放心,吃得安心。
村里不少这样让运动员感兴趣的去处,文化体验区可以感受不同文化的风情,中文学习区可以尝试一下毛笔字,学几句汉语,大运文化广场要算运动员们最爱去的地方。
“我们可以认识不同国家的运动员,结交新的朋友。”尼克说。
对于来自全世界的大学生运动员来说,大运村就是他们在深圳的家。除了为他们提供方便舒适的生活训练条件,在“家”里更可以彼此交流,体验多元文化,就像一个小小的“地球村”。
美国代表团的官员尼尔斯曾是一名篮球选手,他提到1979年第一次来中国时见到中国队中锋穆铁柱,“距离我第一次来中国已经有30多年,变化真大!”尼尔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