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免费享受中医音乐疗法
在丹灶西联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精心给儿童看病。本报记者 訚洪 摄
社区站都有中医师
日前,记者来到丹灶镇西联社区卫生服务站,只见走廊上张贴着小儿捏脊治未病、亚健康、针灸等有关中医文化特点、中医命名概述等宣传画幅。在药房里,一位护士正手持医生处方,有序地将饮片、浓缩颗粒冲剂等药品放入中药袋中。
正在等候取药的龚女士是一位年轻的妈妈,她告诉记者:“我家婆只信中医只吃中药,所以小朋友不舒服每次都只能找村里的老人帮忙在屋前屋后找一些草药。我觉得不安全,可又倔不过家婆。现在好了,社区卫生站有了中医师,不但方便就医,而且价格还便宜!以后我就不用再担心儿子病了得不到正规的治疗!”
记者了解到,为了推动中医进社区,丹灶医院制定了专门的《中医药进社区工作方案》,规定各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诊疗率要达到15%,积极应用针灸、推拿、拔罐、中药熏蒸等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中医药适宜技术,为社区居民服务,每站点不少于3项。此外,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必须配备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并在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咨询及技术指导中体现中医药特色。
首推中医音乐疗法
日前,南海首个中医音乐治疗室在丹灶医院金沙分院门诊部四楼揭牌。记者在现场看到,几十个人坐在一起,闭上双眼倾听钢琴乐曲,仿佛置身于诗情画意的音乐境界里……大约25分钟后,再对血压和脉搏等进行测量,发现原本血压偏高的倾听者都不同程度地得到了舒缓。
事实上,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便提出了“五音疗疾”。根据中医心理学理论,音乐可以感染、调节情绪,进而影响身体。在聆听中让曲调与情志、脏腑之气产生共鸣,达到鼓动血脉、通畅精神和心脉的作用。“当音乐振动与人体内的生理振动(心率、心律、呼吸、血压、脉搏等)相吻合时,就会产生生理共振、共鸣。”在音乐治疗室里,丹灶医院院长黄志雄介绍,音乐能养生、治病已被中外许多学者公认,尤其是中国古典音乐,曲调温柔,音色平和,旋律优美动听,能使人忘却烦恼,促进身心健康。
金沙分院的中医音乐治疗室每天上午10:00~11:00,下午3:30~4:30免费向群众开放。至今年12月底前,丹灶镇将有6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设有中医音乐治疗室,定期免费向社区群众开放。南海区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局副局长邵小筠表示,南海将在丹灶镇试点的基础上,适时在全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