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抚慰患者心灵——“蓝天下的至爱”走进门诊大厅
挑高三层的大厅里,悠扬的音乐如水银泻地,门口的星巴克传来馥郁的咖啡香气——这是1月12日下午4时的东方医院门诊大厅,在两位金发碧眼的瑞士音乐家现场演奏的同时,挂号、收费仍然有条不紊,正在等待的患者、家属安静地聚拢在“音乐厅”四周,倾听中露出了陶醉的微笑。
“这是‘蓝天下的至爱’第一次进入门诊大厅。”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金闽珠女士现场致辞:“音乐可以给予人心灵的抚慰,让顶级音乐家抚慰患者的心灵是‘蓝天下的至爱’的一种新的尝试。”
据了解,在门诊大厅举行现场音乐会在上海尚属首次。
第一个出场的是钢琴家索菲女士,她是罗伯特.卡萨地萨斯国际钢琴大赛(即今克里夫兰钢琴大赛,当今最具影响力的青年钢琴大赛之一)的始创者与首任行政总监。
第二个出场的是一位儒雅的大提琴家,中文名字是吴迪。当他的琴弓下扬起中国歌曲《绣金匾》时,乐曲中流露的真挚情感泄露了他的中国通身份:他是上海作家王安忆的小说《叔叔的故事》的译者。从1999年开始在中国义演,之后每年都有两三个月的时间在中国各地义演。
这场东方医院义演举办,与他在玉龙雪山的一段奇缘有关:2004年,东方医院治疗的胃癌患者陈家学(同时也是手风琴乐手)在去玉龙雪山旅游时,邂逅吴迪。
“他用巴赫的音乐抚慰了我,鼓起了我活下去的勇气。”陈家学说,“从此以后,我每年都跟随吴迪在全国义演。”转眼过了癌症患者的5年存活期大关,他们决定用一场音乐会来传递音乐的力量。当天她也以东方医院义工的身份出席了音乐会。
不过,门诊大厅可不是音乐厅,过于开阔的中庭几乎吞噬掉了所有的音符。为了让这特殊的“至爱”能传达给每一位患者,东方医院请来专业人员,对门诊大厅进行特别音效改造,最终让音乐家和慈善家的双重梦想变成了现实。
《浦东时报》—新闻.社区:2010.01.15 记者:张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