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治疗师弹出正能量

作者:    来源:大公资讯     更新:2018-01-22 19:52    浏览量:0

     t01733fce8157ea603c.webp.jpg

      癌症末期的病人、风烛残年患上脑退化症的长者、不愿说话的自闭症儿童,都不擅于用言语表达自己。有口难言的时候,他们可以怎样发泄、纾缓情绪?“80后”音乐治疗师钟敬文(Kingman)自喻为“心灵医生”,致力借助音乐的力量,为患者重建与外界沟通的桥梁,靠音乐刺激患者脑袋释放多巴胺,藉以传情,让他们得到慰藉,提升生活质量。满腔热情的Kingman近年积极在香港推广音乐治疗,却慨叹本地发展远逊澳洲、欧洲,他希望港府增拨资源及早介入,令患者得到更好的疗效。

      一名年轻母亲罹患末期癌症,药石无灵,她无法掌控自家命运,时间又迅速流走,满心牵挂只得一岁半的儿子。这位妈妈有太多话想讲,却不知从何开口,郁闷在心,常常抱怨世界不公!“不如为儿子写首歌吧,将你的情绪、对他的祝愿,用旋律表达出来。”Kingman给她暖心建议。 二人以钢琴伴奏写歌,但录制歌曲时,却选用结他。Kingman说:“她希望儿子坚强,而钢琴音色饱满,旋律流畅,显得哀伤,她不想儿子伤心,最终改用旋律轻快的结他。她希望儿子知道,妈咪永远会在天上看着他,祝福他。”Kingman续说,“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哭,还是笑,我明显感觉到她释怀了。”当言语无法表达时,音乐帮这位妈妈重新开始,尽管小朋友还未识字,透过音乐,也能感受妈妈的心意。

                                     为患者纾缓情绪压力

       正如感冒,有时可以靠吃成药治愈,太严重时就要向医生求助,Kingman自喻为“心灵医生”,利用音乐的治疗功效,刺激人脑释放多巴胺,纾缓病人面对各种困难而产生的负面情绪,为他们“减压”。“最重要的是确定治疗目标,在治疗过程中找到病人与音乐的连接途径,从而达到目的。”Kingman说。“脑退化症是无法医治的,但音乐治疗可以减慢或维持脑退化的程度不变。”Kingman指,对于早期病患,通过音乐之间的互动,帮助患者记住旋律,缓解情绪压力;至于晚期病患,多通过即兴音乐帮助他们发泄、抒发情绪。“我在澳洲疗养院实习的时候,一个患上晚期脑退化的婆婆,九十多岁了,只能卧床,完全失去了语言能力,靠输盐水、营养液为生。”他续说,“婆婆眼神空洞,却有许多情绪,太阳落山时她会大叫,有人和她讲话时还是不停大叫,护士也拿她没有办法。为了与婆婆建立联系,Kingman努力寻找婆婆年轻时可能听过的歌曲,当婆婆再次大叫时,就弹奏音乐旋律附和她,“后来我让婆婆转移注意力,跟着我的音乐,按照我的节奏作反应。”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有次弹奏《You are my sunshine》,弹至最后一句时,婆婆张开嘴巴,尝试以口形唱出歌词,与Kingman“无声”合唱。Kingman直言,“让婆婆重新发声不是治疗目标,在婆婆生命的最后阶段,帮助她用自己的方式讲出来,不要积压太多的情绪,提高生命质量才是目的。”

                                    叹政府乏支援 市民缺认知

      自闭症儿童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与人交流。音乐治疗可吸引自闭童的注意,通过音乐互动布置任务,开始时先跟随他的节奏,慢慢孩子就有能力跟随他人的节奏,成功走出自己的世界框框,渐渐提高社交能力。“大部分自闭症小朋友与其他人没有眼神交流,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他们不再逃避别人的眼睛,就说明进步了。”Kingman自豪地说,有个病人从最初不理会别人,到现在接受了他的拥抱,进步了好多。另外,音乐治疗还可以配合物理治疗,令病人的康复过程更顺畅。对于柏金逊和中风患者,进行物理治疗时配上音乐,节奏可帮助患者“行多几步”;而对于接受化疗的肿瘤病人,身体常会出现疼痛、呕吐等反应,音乐可以宁神,减少他们的恐惧,令他们安心接受治疗。 在欧洲、澳洲等国家,医院相继设立音乐治疗部门,“地位”等同物料治疗部、言语治疗部等;而音乐治疗师甚至可以进入急诊室,为病人注射“音乐镇静剂”。Kingman近年积极在香港推广音乐治疗,去年成立中风康复合唱团,帮助中风患者“以唱代说”,纾缓病情。但他感叹港府这方面投入不足,医院缺乏支援,市民普遍缺乏认知,“对于中风病人,愈早有音乐介入,病人的情绪愈稳定,言语、行动方面恢复得愈好。”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