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音乐抚慰残疾孩子受伤的心灵

作者:站长    来源:网络    更新:2009-05-10 18:50    浏览量:0
来源于:中山日报 2009年5月10日 第 5228 期 A2版  
王晓春老师指导孩子们吹葫芦丝。

敬告:本文版权归中山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必须保留网站名称、网址、作者等信息,不得随意删改文章任何内容,我社将保留法律追究权利。 Http://www.zsnews.cn
王老师和艺术团的孩子们在一起。

    核心提示
    60岁的大胡子王晓春,在汶川地震后,只身从东北赶到成都,带了一把葫芦丝。在那段天空笼罩着愁云惨雾的日子里,他用音乐抚慰那些残疾的孩子们,让他们重拾信心,找回欢乐。他组建的少年轮椅艺术团,差点上了2009年春晚。他的弟子中,不少还是“明星”,有“总理让路女孩”宋馨懿、“可乐男孩”薛枭和台湾歌手郑智化同台演唱过的李丹、大年三十温总理在映秀镇抱着走了一大圈的小姑娘汤星月。从那时到现在,他已坚持超过半年,期间,一度支持他的妻子因为他长期不回家而赌气要跟他离婚。然而,他的付出却感动了孩子们,在他花光了带去的5万元钱,春节期间已没钱吃饭时,伤残的孩子们知道这事后,自发到镇上去捡矿泉水瓶、纸片等废品卖钱,给他送来了8元钱。加上一些好心人的资助,他总算挺到今天,只是打算6月份回家的他,连路费也得求助好心人伸出援手。

震中映秀镇响起动听音乐

    这曾是一个全“明星”阵容的队伍,有“总理让路女孩”宋馨懿、“可乐男孩”薛枭、和台湾歌手郑智化同台演唱过的李丹、大年三十温总理在映秀镇抱着走了一大圈的小姑娘汤星月。
    “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5月1日下午3时许,一阵清悠欢快的音乐声,飘响在汶川大地震的震中映秀镇。不一会,《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我和你》等人们耳熟能详的旋律升腾起来。无论匆匆而过的行人,还是刚刚来到这里的游客,无不驻足倾听。“这是孩子们吹的葫芦丝声,太好听了。”映秀镇的孙伯伯说。
    音乐是从映秀小学的操场上飘过来的。记者闻声而来,一片不大的操场上,五六名小孩正专心致志地吹奏着,脸上多带着纯真的笑容,有一个小孩因跟不上大家的节奏,显得很腼腆。
    学校完全由板房临时搭建而成,教学楼、办公楼加上一片大门,围成了一小块操场,操场中间一面国旗高高飘扬。操场左边还有两个篮球架。孩子们就在篮球架下练习葫芦丝,一个满脸大胡子的人在一旁教导。
    地震前,映秀小学有200多名学生和42名教师,去年那场地震,近半师生被长埋在他们热爱的校园里。新建的映秀小学,在悠扬的葫芦丝声中,显得如此恬静和富有生气。
    大胡子老师见记者过来,立即迎上前来。记者这时才注意到,五六名孩子中,有的坐在轮椅上,有的用单手在吹奏。
    这就是差点上了2009年春晚的少年轮椅艺术团。大胡子叫王晓春,既是团长又是教导老师。
    王老师说,现在艺术团有十来个人,因“五一”是假日,有几个孩子回家与父母团聚去了,所以只有小半个艺术团在练习。团员是来自四川各个地震灾区的残疾孩子们。春节前,这曾是一个全“明星”阵容的队伍,有“总理让路女孩”宋馨懿、“可乐男孩”薛枭和台湾歌手郑智化同台演唱过的李丹、大年三十温总理在映秀镇抱着走了一大圈的小姑娘汤星月。春节后,有几个孩子到不同的地方读书去了,艺术团的声势才没有以前那么大。

“我是来为孩子们疗伤的”

    “一定要让她快乐起来。”王晓春每天都来到小馨懿的床边,又吹口琴又弹吉他,还带些好吃的零食过来。小馨懿终于不哭了,伸出小手拉王晓春的大胡子,王晓春像个孩子似地哭了,又笑了。
    地震后,全国数十万志愿者赶往灾区四川,60岁的王晓春,只身从东北赶到成都,带了一把葫芦丝。他当过兵,在部队的文工团呆了几年,曾是大连市马栏小学的音乐老师,各种管弦乐器都精通,还有一副好嗓子。他对记者说,除了一颗真诚的心,奉献给灾区的就是音乐。
    2008年10月,王晓春走进了华西医院地震伤员治疗康复中心。当时“总理让路女孩”宋馨懿伤口刚刚治愈,但残疾的腿和眼,让这个只有3岁的小女孩一时无法平静。
    “小馨懿,你看爷爷手里这个会响的东西是什么?猜对了就送给你。”王晓春以心理抚慰志愿者的身份出现在病房,一曲《月光下的凤尾竹》从病房飘出。馨懿不理大胡子爷爷,王晓春于是又吹了一首。他心里明白,让自己义无返顾来到灾区,最打动他的心最让他牵挂的,就是眼前这个小女孩。小馨懿在地震中不仅失去了双亲,还有她美丽的右腿。她的爸爸妈妈在那生死一瞬,以最快的速度手搭着手,身体前倾,以博大的父母之爱,护住了亲爱的女儿。
    “一定要让她快乐起来。”王晓春每天都来到小馨懿的床边,又吹口琴又弹吉他,还带些好吃的零食过来。小馨懿终于不哭了,伸出小手拉王晓春的大胡子,王晓春像个孩子似地哭了,又笑了。从此,小馨懿就成了王晓春在灾区的第一个弟子。
    很快,华西医院一些残疾孩子成了他的学生。这其中就包括“可乐男孩”薛枭。
    “刚开始只想用音乐打发时间,让孩子们转移注意力暂时忘记痛苦,没想到他们拿起葫芦丝就不放,还很有音乐天赋,几天就能吹出一首完整的曲子!”十多天后,病床上的孩子们都喜欢上了大胡子老师和葫芦丝。
    “孩子们虽然手脚残疾,但他们大多来自少数民族地区,能歌善舞,何不成立一个灾区伤残孩子艺术团,既可让孩子们得到快乐,也可鼓舞灾区群众。”王晓春立即让想法变成了现实,于是 “汶川‘5·12’轮椅少年艺术团”的名号就打了出来,首批团员是11个坐在轮椅上的孩子。随后,更多的孩子加入进来,最多的时候,有50多名团员。

轮椅歌声乐观坚强唱响全国

    王晓春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把这群孩子带到北京参加春晚,但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成行。但在大年三十,王老师和孩子们在映秀镇的渔子溪村参加了镇里的“春晚”。
    2008年12月,艺术团第一次排练,悠扬的葫芦丝声、清脆的吉他声、原汁原味的藏羌歌声,还有王晓春打拍子指挥的声音,引起了数百名群众驻足聆听,轮椅上的孩子陶醉在音乐中,忘记了伤痛,围观的人们以一次又一次的掌声表达他们的感动。
    2008年12月27日,一场以“感恩的心”为主题的特别演出在绵阳艺术学院举行,主角就是轮椅艺术团。这是他们全国感恩巡演的第一站。在王老师的伴奏下,坐在轮椅上的小馨懿嘴角含着甜美的微笑,用稚嫩的童声演绎《祝你生日快乐》。
    此情此景感动了现场所有观众。团员“可乐男孩”薛枭在演出时说:“音乐让我找到了未来,我将伴随音乐快乐度过每一天。”
    2009年第一天,王老师带着孩子们来到绵池,孩子们的表演成了人们最欣喜的新年礼物。
    不久,因经费问题,更因部分孩子们到外地学习,轮椅艺术团全国感恩巡演的计划搁浅。
    在华西医院呆了一段时间后,王晓春来到了映秀小学的板房教室里,每个周末及下课后,很多学生围在他身边,向他学习演奏乐器。
    此时,王晓春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把这群孩子带到北京参加春晚,但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成行。但在大年三十,王老师和孩子们在映秀镇的渔子溪村参加了镇里的“春晚”。

孩子们为老师捡垃圾

    春节期间,王老师没回家过年,口袋里也没钱了。伤残的孩子们知道这事后,自发到镇上去捡矿泉水瓶、纸片等废品卖钱,给他送来了8元钱。
    从2008年10月到现在,王晓春一直是义务教孩子们音乐,自己出钱筹建艺术团和赴外演出,前后花了4万多元,这其中还不包括给孩子买葫芦丝花的几千元。如今的他,住在映秀镇的20元一天的板房旅馆内,吃一顿5元左右的快餐。
    “起初我家人很支持我,但太久了,老婆一直让我回去。”他说,离家时带来的近5万元早在两个月前花光了,口袋里曾一度只剩下18元,一连三天吃泡面,后来被孩子的家长知道了,家长们请他到家里做客,或让孩子给他带饭。王老师说灾区人民的真情让他“经常半夜垂泪”,但他不能给家长们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婉拒了大家的好意,靠一些好心人的资助坚持到现在。
    爱人知道了王晓春连吃饭都成问题的状况,心痛得不得了,见劝不回来,一气之下就到民政局要求离婚。民政局工作人员问为什么离婚,爱人气着说,他做傻事。民政局工作人员说,不是做傻事是做善事,不支持离婚。爱人把这个消息告诉王老师,他在电话里大声傻笑起来。
    春节期间,王老师没回家过年,口袋里也没钱了。伤残的孩子们知道这事后,自发到镇上去捡矿泉水瓶、纸片等废品卖钱,给他送来了8元钱。
    “钱是小事,这么懂事的孩子,你叫我怎么忍心丢下他们不管?”王老师说。
    6月,王老师准备回东北老家一趟,一是再不回去,老婆就真的要离开他了。二是,没有资金,艺术团运作不起来,他很着急。“无论如何,我要让艺术团重新唱响起来。”
    记者离开映秀小学的时候,王老师还在给孩子们输送“音乐营养”,孩子们的葫芦丝声还不肯停歇。明年的这个时候,这里又是一片怎样的情景?记者憧憬着:欢笑声、音乐声充盈着这个一度成为地狱的小镇,大人和孩子们脸上绽开平静幸福的笑容……

记者手记:轮椅艺术团明天在哪
    王晓春老师最近有点尴尬。紧巴巴的生活处境,让他掰着指头算日子,他在等待,等待为他的故事感动的人伸出援手,等待6 月踏上北上回家的时刻。
    从用音乐疗伤的心理抚慰志愿者,到创建震区首个少年轮椅艺术团、坚守灾区半年之久的超级志愿者王晓春说,让孩子们减轻痛苦得到快乐,就值了,绝不后悔。然而一个残酷的事实是,花掉了自己带来的几万元后,他的生活失去了来源,陷入了窘境,艺术团的发展更无处着力。
    于是,王老师给采访过他的很多记者、一些朋友,发去了求救的短信:我很脆弱,三天吃一个方便面,半个多月来一天只吃一顿饭,在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我很艰难地往前走,但我要坚持下去,各位献出爱心,帮帮我!
    其实,王老师的境况比这更差,重庆一位记者透露,他不但欠了不少住宿费,而且他计划6 月回家的路费都没有着落。
    可以想像得到,一个60 岁的老人,在发了这些短信后,他心中的无奈、不安和期待。
    饿着肚皮教学生以高雅的音乐,怀着对千里之外妻儿的思念之苦,更有“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的窘迫,做一名超级志愿者,王老师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自尊心的煎熬,与他不肯轻易放弃的志愿行动,犹如两匹马,将他拉向两个截然相反的方向,因而他内心必定相当矛盾和痛苦,而他还同样笑着抚慰那些在地震中失去手和腿的孩子,同样清贫地坚守在废墟中。无疑,他是可敬的!
    王老师之困就是少年轮椅艺术团之困。没有了经费,艺术团名存实亡,团员们只在傍晚练练葫芦丝,以前经常有的双休日表演,已停了一个多月。
    “就是讨饭我也要回去,回去搞钱,艺术团一定要生存下去,即使变卖家产。”王老师说得很悲壮。而据熟悉他的记者推断,搞不到活动经费,王老师可能不回来了,原因是他很难再次忍受无饭下肚的落泊,和乞求他人施舍的难堪,他完全没必要过这种生活。
    记者无言,落寞一如天边的余晖。
    恰在此时,一条新收到的短信映入眼帘:少年轮椅艺术团5月9日在映秀镇进行地震周年祭文艺表演,请大家光临——大胡子王晓春。
    我没有一丝振奋,谁能告诉我,这是不是轮椅上的孩子们最后一次忘情的表演?

各抒己见

孩子们需要音乐
    ——众记者眼中的王晓春和他的轮椅艺术团

    华商报记者张宏伟:有音乐为伴,映秀镇的孩子们的确快乐了许多。轮椅艺术团成为孩子们的精神家园。王老师以花甲之年在灾区一线做志愿者,坚持达半年之久,真不容易。但我对他的一些做法有不同意见,如他常让孩子们在媒体面前做秀,不妥!
    北京青年报崔俊:地震中孩子们的身心都受到很大伤害,不要小看这种伤害,有可能影响孩子一辈子。王老师带来的音乐,是一种疗心法,有积极的作用。其实还可以尝试更多的方法让孩子们摆脱心灵的阴影,如教孩子各种体育活动等。王老师和他的轮椅艺术团开始反响不错,但现在没有什么起色,让人过耳回味的特色节目太少。
    辽沈晚报记者董丽娜:王老师在孩子们最痛苦的时候,带来了美妙的音乐,犹如一场及时雨,滋润了孩子们干涩的心灵。我们应该感谢他!但王老师如果靠资助挺下去,那也太艰难了!
3